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产量稀少盗挖成风 鄞州大松石保护遇难题
2015年07月13日 14:35:18 来源: 宁波日报

   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似琼浆凝脂,水彩泼墨,如寒露冻霜,七彩绽放……300余件大松石原石、印石、雕件、篆刻一亮相,就令参观者惊艳!“北纬30°的七彩传奇———首届中国大松石展览”近日在宁波鄞州区开幕。

  这是“养在深闺”的大松石第一次集中亮相。以“大松石”命名举办展览,在国内尚属首次。

  展览,仅仅是一个开始,大松石的后续保护、研究、开发和传承等课题,还存在许多待解的难题。

  精美石头,坎坷命运

  大松石原产地仅鄞州区咸祥镇球山一地。“羊求休山”原是象山港中的一座海礁,此礁高81米,面积600平方米,其形奇特如球,便命名为“球山”。据有关专家推测,大约在1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岩浆喷射,含多种成分的岩浆遇海水冷却,又深埋地底,才终于形成了如玉般的大松石。

  据史载,大松石在明初已有开采,开采仪式极为隆重,必以牛为祭品,先祭后采。

  明中叶后,大松石的产量日渐稀少。此后数百年,大松石更是屡遭厄运。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松石被当作普通石头,大量爆炸,用以填海筑坝、造屋修路之用,当地人用它来腌“咸齑”,建猪舍。大松石稍被认识后,当地一度又盗挖成风。

  近日,记者来到大松石原产地,只见原来露出地面的球山,只留下一个小山尖,其余几乎被炸平,地面上堆满废物,近处还有一家工厂。虽有专人看管,但盗挖的新痕迹明显可见。

  文化之石,深藏民间

  清乾隆年间印制的古籍《篆刻针度》中介绍印石十六种,大松石排在青田冻石、封门石之后,列第三位。清代史学大师全祖望曾写下“吾乡用私印,大松亦擅名”之句。书法家周律之说,如果将寿山石比喻为“大家闺秀”,青田石为“小家碧玉”,那么大松石就是“幽人雅士”。

  文史学者戴松岳认为,大松石形成之奇殊,经历之奇曲,价值之奇绝,为印石之翘楚,遗世之珍品,能与四大印石分庭抗礼,对峙东西。

  “可以说,大松石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代表。可惜除了上海、江浙篆刻名家推崇外,当代文士、藏家对大松石认识不足,全国的影响还比较小。”鄞州区大松石研究学会会长谢承恩说,大松石洒墨其间,较四大名石更具文气,其所映射的地方人文信息亦弥足珍贵。

  大松石产地篆刻、金石、书画大家层出不穷,光西泠印社就出过两任社长,而赵叔孺、朱复戡等近代大家,也是籍与此地。这是其他印石所不具备的,即使四大名石也远不能及。“大松石韵味十足,有历史文化内涵,每块石头色彩不一,各有特色,都有唯一性,其价值无法估量。”鄞州区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崔二斌说。

  能否建遗址公园及博物馆

  据了解,现存民间的大松石数量稀少,目前,普通大松石比三年前价格上涨了近十倍,精品石已涨了近百倍。

  近期,鄞州区文联正在筹备出版《中国大松石图典》一书,大松石研究学会正协助文联对大松石进行分类、定名。但与四大名石相比,大松石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收藏仅限于民间,展示和交流缺少一个集中的场所。

  崔二斌建议,要保护好、研究好大松石,可以在球山原址兴建一个大松石遗址公园,建一座大松石博物馆。建筑风格可以与历史上的球山书院相符,同时,还可设置大松石的加工、篆刻、交易馆,以供游客参观、学生体验。这样,海洋文化、抗倭文化、篆刻文化与印石文化融为一体,或将为宁波增加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

标签: 松石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