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抗战阵亡将士墓群前摆放着白菊花。位于长沙县的另一处抗战将士墓——春华山阵亡将士墓的100多名浙江籍将士遗骨,近期将被接回家。(资料图片)
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杜羽丰 特约记者 何贤君)70多年前,为了抗击日本侵略,无数浙江儿女投军报国,上阵杀敌。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全体将士,在湖南长沙春华山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搏杀。上千名将士牺牲后被掩埋在春华山,但家人一直不知道他们埋骨何方。
记者从浙江省民政厅了解到,本周末(7月17日~7月18日),由浙江省殡葬协会主办的长沙春华山抗战阵亡将士公祭暨“接英灵回家”启灵仪式,将在湖南长沙县春华山阵亡将士墓地举行。
这次启灵仪式的目的,就是把106名浙江籍抗战将士的骨骸带回浙江,放置在杭州安贤园当中,供家人和市民们祭奠,并以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记者了解到,初步确定其中有金华籍将士30名,昨天,记者联系上了3名抗战将士的家属,让他们讲一讲祖辈的故事。
阵亡将士
永康 裘彩贵
家人给他做了一个衣冠冢
裘彩贵原隶属于74军51师151团四连,是一名普通的下士兵,1938年离开永康参加抗战,第二年回家探亲,当时女儿只有6个月大,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裘彩贵不幸阵亡。
远在永康市尚裘村的家属,接到了军方颁发的阵亡通知书,那一年,裘彩贵的女儿才两岁半。
侄子裘文通悲痛之余,找了一件裘彩贵生前穿过的衣服,做了一个衣冠冢,以表对亲人的祭奠。
裘文通还记得,那年叔叔回家探亲时,自己只有10岁,“当时叔叔抱着女儿在家门口玩的景象,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虽然对叔叔的印象不是很多,但在裘文通看来,叔叔一直都很照顾他们这些晚辈。
得知叔叔阵亡后,裘文通就一直想去长沙看看裘彩贵战斗过的地方,把骸骨带回来,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裘文通曾尝试联系有关部门,却都问不到准确的地点。
今年5月,接到通知,要去长沙接叔叔回杭州,裘文通激动不已。“70多年了,终于等到了。”
阵亡将士
兰溪 蒋孔一
“每次祭祖,都脸朝南方,喊‘爸爸,回家……’”
兰溪市梅江镇墩头村。
1938年,村里21岁的青年蒋孔一新婚不久,儿子蒋文明出生才4个月。但面对日寇入侵,他毅然前往江西参战。此后,家人再没听到他的消息。
直到今年第二次长沙会战部分阵亡将士名单公布,家人才知道,原来蒋孔一离开家乡3年后为国捐躯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来到墩头村,见到了蒋孔一的孙子——43岁的蒋国炎。
这是一个有800来户人家的大村,蒋孔一生前住过的房子仍保存完好。
站在爷爷当年结婚的房前,蒋国炎告诉记者,爷爷走后,当时大家也料到他多半已牺牲,后来奶奶带着爸爸改嫁,日子过得很艰难。
蒋国炎说,爷爷走时,爸爸才4个月大,对爷爷没什么印象。爸爸非常想念爷爷,多次梦见他,还常问奶奶和姑婆,问村里的老人,爷爷相貌是否和他梦中所见一样。
每年大年三十夜、清明和冬至祭祖,蒋国炎记得,爸爸都要点好香,双手捧着,一定要站到大台门口,朝着南方喊“爸爸,回来,爸爸,回来和大家吃个饭……”
每次,爸爸脸色都极其严肃,大家都不敢说话。“爸爸常常说,不管怎样,即使人不在了,也要想办法找到坟墓,接他回家。”
直到2001年,63岁的父亲因病去世,也没得到任何爷爷的消息。
这次长沙之行,蒋国炎特意带上16岁的女儿。“女儿将来要成为一名老师,更需要去感受爷爷当年的壮举,传承为国捐躯在所不惜的精神。”
幸存者
婺城 滕开瑞
死里逃生,亲人不敢相信他还活着
同为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的一员,92岁的滕开瑞的经历坎坷却更幸运。2013年10月,他在老家去世。
滕开瑞是琅琊镇人。
他的儿子滕锡明告诉记者,年轻时父亲没结婚就被抽壮丁上了抗日前线,1941年前后,家里接到阵亡通知书,还拿到了抚恤金。
可没想到,几个月后,一封家信给这个沉浸在悲痛中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大家几乎不敢相信,信居然是滕开瑞寄回来的。滕锡明说,因为文化程度高,父亲当时在部队是通讯兵。
后来,家人请村里一位有文化的人给滕开瑞回信,让他说清楚家里有几口人,家里的钱放在哪里。
“父亲后来又回信了,信中把家里的情况描述的一清二楚。”滕锡明说,确信父亲还活着,家人兴奋了好久。果然,没多久,滕开瑞以探亲的名义回家了。
原来,在前线时,滕开瑞与五六个战友一起执行任务,不巧碰上日军的机枪火力点。滕开瑞身中5弹晕倒在地,手上、腿上、肩部鲜血淋漓,随行战友都牺牲了。
部队反攻后,日军被打散,苏醒过来的滕开瑞隐蔽了起来,直到后来被救,送往部队医院。给家里寄的信就是滕开瑞在医院写的。
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后,滕开瑞整理好行装,准备再回部队,可母亲哭着拉住他,不让他走。
拗不过,滕开瑞留了下来,娶妻生子,这才有了今天的滕锡明。
从滕锡明记事起,每当夏天父亲穿上短裤短袖,他就能看到父亲大腿上有个大洞,那是机枪子弹打的。
滕锡明说,父亲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以前打鬼子的战友,却一直没得到线索。
“现在知道他的战友们都埋在春华山,我一定要去看看当年抗战的地方,给他们送行,也算是完成老人的夙愿。”腾锡明说。
特约记者何贤君
本报记者杜羽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