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7日讯 自去年3月以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专业机构对它山堰1号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和遥感探测。目前,考古队员在该地块已发现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等重要遗迹。
它山堰1号地块位于鄞江镇环镇东路以西、南塘河以南、鄞江以北,当地人称“古城畈”。2013年10至11月,因该地块面临出让开发,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大学对其进行了先期考古勘探。2014年3月以来,经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组队,分两期对该地块进行了抢救发掘和遥感探测,共完成发掘面积1070平方米,揭露出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灶、房址等遗迹多处。
考古发掘中共出土各类陶、瓷、铜、铁、石质遗物标本620余件。其中以瓷器为大宗,器型主要见有碗、盘、盏等生活用具,包含了当时南方常见的龙泉窑系、建窑系、景德镇窑系的产品,以及本地烧制的一些陶瓷器,其中既有质地粗陋者,也不乏精品之作;铜钱多为北宋中晚期钱币;铁器见有铁勺;石器见有磨盘、夯头、柱础、秤砣等。
据悉,唐代太和七年(833),鄞县令王元暐在今宁波鄞州鄞江主持修筑了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嗣后以来,鄞江镇一带不断修筑了各类配套的水利设施,形成了复杂的渠首系统,至今该镇周边仍保留有丰富的水利工程遗迹。
据南宋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洪水湾”条载:“去(它山)堰半里余,沙港之南,地名‘古城’。有小港,南属于江,今为沙所壅。耆老相传,谓旧尝于此置碶,近缘屡经洪水,江流冲入,渐与港通。恐日后为江水冲开,溪流顿汇,宜筑堤岸。”又“洪水湾筑堤”条载:“淳祐三年(1243)秋,连经大风水,冲坏江堤,溪流走泄。岘闻于府黄大卿,并委筑治。”清张恕纂《光绪鄞县志·各乡水利总论》载:“宋宝祐(1253-1258)中,制使吴潜始就其地(洪水湾)置三坝,一濒江,一濒河,一介其中,功与王侯置堰等。后中、外二坝垫于江,只存濒河一坝。”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结合以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分析,此次发现的古河道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小港”;发现的石砌堤岸虽未必是文献记载中南宋淳祐、宝祐年间在洪水湾一带所筑的堤岸(坝),但应与宋元时期对洪水湾一带的水患治理活动相关;而位于古鄞江与“小港”交汇处的凸字形石砌堤岸,结合与之相连的夯筑平台和道路遗迹看,其不仅可用于防止洪水对河岸的冲刷,在丰水季节应该也具有一定的船只停靠、货物转运等功能。“这些遗迹的发现,为研究宋元时期鄞江水利建设史和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
相关链接:
南宋《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淘沙”条:“淳祐元年辛丑岁,沙淤尤甚,高出水面至四五丈。自堰港口至新安庙前,凡五百余丈,舟楫不通。”
南宋《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防沙”条:“它山一境,其地皆沙,内水之咽既窄,引水之港复狭,以致流沙易于壅塞。”
南宋《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洪水湾”条:“去堰半里余,沙港之南,地名‘古城'。有小港,南属于江,今为沙所壅。耆老相传,谓旧尝于此置碶,近缘屡经洪水,江流冲入,渐与港通。恐日后为江水冲开,溪流顿汇,宜筑堤岸。”
南宋《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洪水湾筑堤”条:“淳祐三年秋,连经大风水,冲坏江堤,溪流走泄。岘闻于府黄大卿,并委筑治。始于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初七日毕。堤高二丈,阔一丈二尺,长一十二丈。为工三百七十二,为钱共计八十七贯二百九十文足。”
清《光绪鄞县志·各乡水利总论》:“南塘河……由是遍注各乡,东趋而下,外迫江流,籍堤为捍。其关要害者二,在上莫如洪水湾,在下莫如狗颈塘。洪水湾去它山堰一里许,介于江河之间,外易崩而内易泄。宋宝祐中,制使吴潜始就其地置三坝,一濒江,一濒河,一介其中,功与王侯置堰等。后中、外二坝垫于江,只存濒河一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