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钱祎)一进入三伏,酷暑步步逼近。夏日里的民生,世事百态,丰妍鲜活。那些在烈日下劳作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也留待我们发现、倾听。
烈日下明晃晃的工地上,他全副武装,头上扣着严实的安全帽,全身套着长衣长裤,手上戴着棉线手套。汗,淌得比喝水还快。
面前是一堆被高温烤得火烫的钢筋,切割、弯折,弯折、切割……满手的老茧,又隔着一层手套,还是烫得不行。
这就是钢筋工每天要面对的活计,枯燥机械,但又一点疏忽不得。而他22年如一日,在嘉兴平湖的工地上,从27岁干到了49岁。
最近,我们走近了这样一位平凡的外来务工者黄九西,漫长岁月的磨砺,没有折损他的热情,白天扎钢筋,晚上刻石头。今年,他被中国人民大学画院西泠名家书画印研究与创作班录取。
这个初中文化的打工者,用每一滴汗水、每一刀刻印,记录下生活对他的考验。
烈日暴晒下的钢筋,烫得摸不上手
烈日当头,黄九西头上的汗淌得比喝水还快。
“这根钢筋锯成7米,这根9米。”他嘴里轻声念叨着,抱过来一堆钢筋,一根根按要求切好,对齐后捆成一组。这个活,工地上叫作钢筋配料,就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分别配好相应的钢筋长度、弯度和根数。
这份工作虽然不像我们通常说的那些爬脚手架盖房的建筑工人,但同样不轻松。“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精细,一点都出不得错。钢筋是房子大梁的根基,有些要求弯曲的角度都要刚刚好。”黄九西说。
切割、弯折,弯折、切割……酷热的夏天里,室外温度有时高达近40℃,露天的钢筋温度更是会飙升到50-60℃,非常烫手。
黄九西摸着自己满手的老茧,笑笑,“我们干粗活的人皮多厚啊,可夏天还是吃不消。空手根本摸不上钢筋,就算戴手套还是烫。”烫得受不了了,他就停下来歇会儿,喝点水接着干,一天下来要处理8吨。
安全帽、布手套,每次休息时脱下来,里面都是密密麻麻一层汗。哪怕天再热,他都穿着长袖长裤上工,因为一不小心,晒脱一层皮不说,还会被钢筋烫出水泡。
年轻的钢筋工爱上了写字
夏天中午天太热,工地上会放工休息两小时,黄九西就跑到外面吃一个盒饭,回来再打一个盹。
睡觉的地方是一个防止高空坠物的简易棚,4根柱子顶一个篷,四周都是空荡荡的,随便找块木板就能睡。
眯个半小时,工友们会陆续起床,三四个聚一起打打牌。他们眼中的黄九西,是个“怪人”,从来不参加这种“乐子”,总是对着一块砖,铺上几张废纸,开始安静地写字。
“九西,你天天这样写,有用吗?”有时,工友会忍不住问他。他挠挠头,“我从来不去想有没有用,喜欢写就写了。”
在重复机械工作的10个小时里,有一段短暂的涂写时光,给黄西九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我从小就喜欢写字,有事没事就拿根树枝在沙地上比划,很有意思。”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张废报纸上看到外地有开办书法培训班的学校,他试着写了一封信,并附上平时练的字。没过多久,对方回信,接受了他的报名。
上世纪90年代,他辛苦干一天,手里拿到的工资只有9元5角,可他一口气交了一年800元的学费。
师从名家,走上10年篆刻之路
刚开始,黄九西临摹学校寄来的字帖,写的主要是唐诗。慢慢地,他的一手小楷写得漂亮了起来,每年过年回老家,总有村民问他讨对联。
“对联用毛笔写出来才好看,我要练毛笔。”就这样,从硬笔到毛笔,从楷书一直练到行书、草书。他经常连废报纸也舍不得用,先用清水写一遍,再用淡点的墨汁写一遍,直到写第三遍时才正儿八经用浓墨写。
2005年,他认识了篆刻、书法家张宏,从而与张宏结下了师生之缘。
如今,黄九西的篆刻作品已有上千方,入选多个囯家刊物和全国性篆刻比赛。
如果在傍晚,走近黄九西在平湖的租房,就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他趴在靠近门口的长板凳上,借着光亮专心致志地刻着石头,10岁的女儿媛媛正在淘米做饭。
因为与妻子性格不合,多年来,黄九西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独自抚养女儿长大。而女儿特别乖巧听话,就这样安静地陪在爸爸身边。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画院西泠名家书画印研究与创作班向他敞开了大门。张宏说,“九西能独立完成篆刻描摹和创作,已经从一名篆刻匠成长为篆刻家了。”
钢筋工还是本职,篆刻只是业余爱好
篆刻是一门花钱的艺术,好一点的石头、刻刀和印泥动辄上千元。黄九西用的都是最普通的材料,还有不少是老师送的,“我在工地上年收入5万,近2万都花在篆刻上。”
这些年,跟着名师,他的知名度也逐渐在圈内响了起来。可每当有人想买他的印,他总是摇手拒绝,“我刻得并不好,我只是喜欢干这个,要学的知识和技术还有很多,还不能靠这个赚钱。”
学篆刻的10年来,他每天照常去工地上班,他反复告诉记者,“钢筋工是我的本职工作”。
在大家眼中,这个钢筋工活得简单快乐。说起女儿和篆刻,他的眼睛就会瞬间亮起来,“因为我的工作,女儿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的,我接她的时候也已经下课好几个小时,她在门卫室里做作业,从来不吵也不闹。”
今年期末考试,媛媛除了语文差一分,其他都是满分。黄九西最欣慰的是,女儿在常年耳濡目染下,也很喜欢书法。每天晚上,父女俩依偎在灯光下,一个篆刻、一个写字,有说有笑地讨论。
对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