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消防在线 正文
记者亲身体验火灾逃离:防微杜渐,消防战士少流汗
2015年07月29日 12:19:56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应磊 通讯员 颜杰 鄞特

   浙江在线07月29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应磊 通讯员 颜杰 鄞特)高温天,火灾频发。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烟锁楼道效应,该如何科学逃生?7月27日下午,宁波消防部门做了一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楼道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记者实地体验后发现,在温度骤升、浓烟弥漫时,切勿盲目逃生,一定要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实验选在一处4层楼高的废弃楼房,并作了封闭处理。燃烧物为一堆电线。为防止意外,记者穿戴上了重达50斤的消防装备,站在4楼拐角处进行观察。

  听到消防队员发出点火指令后,大约数十秒后,浓烟便升到4楼,迅速窜向楼顶。大约5秒时间,浓烟已经扩散弥漫,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尽管带着空气过滤面罩,记者已经明显感到呼吸有些困难。

  伴随着浓烟,记者所处的位置温度迅速上升,一股灼热感袭来。此时浓烟笼罩,一片黑暗,炙热难抵。虽然边上站着消防战士,却无法交流,记者内心感受到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数分钟后,消防战士扑灭了火焰。在消防战士带领下,记者摸索着走出楼房,看到光亮,如释重负。根据测算,点火后,仅用30秒,浓烟就充满了整个楼房。实验1分钟时,2楼温度达63℃,3楼50℃,四楼45℃。而进行到3分钟时,2楼温度达到120℃,3楼75℃,4楼85℃,整个楼房如同炙烤一般。

  “4楼是顶楼,由于闷顶效应,温度会高一些。”宁波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宣传科参谋汪杨介绍,火灾中烟气在竖直方向流动速度为3至4米/秒,是人员疏散速度的100多倍,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盲目下楼。

  楼道起火时,居民该怎么做呢?“一定要理智,分清状况,然后进行逃生。”汪杨说得很明确,若火势烟势还没有蔓延,楼道、走廊等区域没有被大火和浓烟完全封住的情况下,居民要立即将被子、毛毯等淋湿,并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

  汪杨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如果楼道、走廊已经充满浓烟,无法通过时,所选择的逃生路径又要有所区别。”如果探手摸到防盗门已明显升温,这时千万不要随意开门。应当用湿布封堵门的缝隙,防止浓烟和有毒气体进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水泼淋降温。此时切记要通过向窗外晃动手电、呼喊等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若烟气已蔓延至房间里,应打开与起火位置反向的窗户,争取获得更多时间等待救援。

  穿戴着消防装备不过半小时,记者已浑身湿透,体力难支。但是在这个炎炎夏日,消防战士依然要穿戴厚重的装备四处奔波维护平安。让我们在生活中,注意细节,安全用电,安全用火,让消防战士少流一些汗水。

标签: 火灾|逃离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