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纳凉大军组团“睡”宜家
赤膊打呼、拖家带口,床铺区“沦陷”,甚至连儿童床也睡着一条大汉 对于纳凉大军种种令人尴尬的不文明举动,怎么看?怎么办?
2015年08月04日 10:40:4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陈锴凯)夏日如虎,杭州高烧不退。

  每年此时,避暑总会成为这个城市尴尬的话题——

  这两年来,包括地铁站、图书馆、各大商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都有过被“避暑”的无奈经历。这其中地铁1号线乔司站,算得上避暑大军情有独钟的“胜地”。

  不过今年夏天,情况似乎有了些新变化——乔司站的避暑大军依然人山人海,但也出现了分流:很大一部分纳凉者,与时俱进地选择了新邻居“宜家”。

  理由很充分:去宜家纳凉图个“舒服”,有床有沙发,冷气也足;而留在乔司站的则图个自在,人少清净,打牌吃零食,日子也倍爽。

  盛夏的杭城,地铁乔司站和宜家的部分纳凉大军不文明的举动,和昨日本报报道的地铁排队乱象一样,让我们看到了城市文明中让人尴尬的一个侧面。

  拖家带口睡午觉

  儿童床上躺着一条大汉

  网络永远是最快的反射神经:这几天杭州朋友圈里的宜家粉似乎都在重复一句话:“再也不来杭州宜家了,太low了!”

  宜家还是那个宜家,但为啥杭州宜家的感觉变了味?

  答案就在宜家三楼的沙发区、床铺区,这几天你去看一看就或许明白了,三个字形容:“人从众”!

  昨天钱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张沙发上都是人:有的戴着耳机听音乐看电影、有的则三五成群躺着聊聊天,拖鞋甩了一地,有的拖家带口睡起了午觉。

  床铺区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每张床上都有一位“床模”,有的睡姿憨美,有的动感十足,家长让穿着鞋子的小朋友在床上蹦跳着,甚至有好几位身材彪悍的大叔,连儿童床都没放过,不知从哪里拖了一床被子,直接梦起了周公,呼声震四方……

  家住乔司的林阿姨就带着女儿、侄女、妹妹、妈妈以及小姐妹,一行6个人,组团来宜家纳凉的。她的想法挺有代表性:“以前我们在乔司站地铁纳凉的,现在宜家开了,凑热闹来逛逛。这边更舒服,可以逛商场,累了可以休息,沙发、床都很舒服。”

  刘先生本来兴冲冲准备来买床,可一进床铺区,非但没挑中可心的,还和一位睡在样品床上的纳凉者拌起了嘴。“说是体验区,现在根本没法挑东西,这里以后我是不来了。” 败兴而归的背影,也让宜家很无奈。

  上周日逛宜家的人数众多,宜家工作人员也无暇顾及纳凉者。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来宜家纳凉的确实很多,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宜家的宗旨是欢迎大家来现场体验的,所以对于顾客在沙发、床上躺卧感受一下,我们也是欢迎的;但是如果在上面睡觉,以及脱了鞋子在上面盘坐等,我们还是会劝阻。但纳凉者告诉你就是来体验感受的,我们也不能反对。我们能做的只有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阻,现场会有巡视,可是周末人实在太多了,真有点劝不过来。”

  该工作人员也坦承,很大一部分纳凉者就是从以前的乔司站地铁那里分流而来,因为纳凉者过多,每天损坏的物件很多。

  乔司地铁站里

  打牌聚餐抽烟尽皆有之

  相比宜家,乔司站今夏的纳凉者虽然还是很多,但看起来总没了前几年黑压压的感觉。

  钱报记者上周日在现场看到,一楼跟二楼都开辟了一片纳凉区域,一二楼纳凉的人数加起来有近三百来人。

  留守乔司站的纳凉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

  刘女士告诉钱报记者:“我知道的,我很多工友都去那边纳凉了,但是周末去宜家纳凉,人太多了,挤死了。还是这里清静,人少,想干嘛就干嘛。”刘女士爽朗地把身边的一个塑料袋打开给记者看,“西瓜、瓜子、玉米、面包,你看,在这里吃吃东西,挺自在的。”

  钱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今年乔司站的纳凉者被分流了,但是纳凉乱象依然存在。杭港地铁专门在一楼跟二楼开辟了纳凉区域,也贴了文明纳凉的要求,明确写着“严禁在车站内赤脚、赤膊、聚餐、抽烟、打牌等其他影响地铁形象的行为”。

  但是对于纳凉者来说,这根本不起作用。

  在一楼,4个汉子光着膀子在打牌,上下楼梯过道上躺着裸着上身午睡的民工兄弟,甚至还有喝酒的……纳凉者老王说,现在乔司站纳凉的人少,大家可以随意找个舒服的地方午睡,所以大伙都是各自占地为营。

  而对于这样的乱象,上周日下午,杭港地铁并没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

  对此,杭港地铁也觉得很无奈:地铁工作人员首要的工作是保证地铁运营,纳凉者区域,实在忙不过来了。

  纳凉大军背后的公共服务难题

  从地铁1号线开通的第一年,2013年的那个夏天开始,乔司这个地块似乎就成了“文明纳凉”这个词的反义连缀。

  连续三年来,乔司站的纳凉者大军一直在“蓬勃发展”,一年比一年多。

  纳凉事小,个中不文明的举动却成了我们城市文明中令人尴尬的一个剪影,它和昨天本报报道的地铁排队乱象一样,都在以一件小事反射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素质。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度发达,造就了上天入地的交通系统,筑起了比肩接踵的高楼大厦。可物质文明迈开大步的同时,精神文明却跟不上冲刺的脚步,两者的不平衡使得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的城市病越来越多,比如路怒,比如插队。甚至前几天的电梯吞人事件,也是社会严谨度与责任心缺位的集中体现。

  当然,不文明的只是一部分人。来地铁纳凉的很多人也不容易——有很多人一天就赚个十来块钱。对于他们来说,在出租房里开个空调,是很奢侈的事,甚至很多人家里只有电扇……

  如何对待纳凉者,这个开放式的新话题,在杭城很多公共场所都有着不同的答案。我们看到过杭州图书馆的宽容,也感受过地铁站的无奈,如今又邂逅了宜家的苦笑。

  有专家认为,政府和企业在给予纳凉群众应有关心的同时,如何给予引导教育,从而推动社会各群体文明素质的进步,会是更重要的一个课题。

标签: 宜家|纳凉|地铁|文明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