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南宋“二王古墓”遭破坏?记者探访现场竟未见遗迹
2015年08月05日 09:19:33 来源: 温州晚报 金智宽 王人望

  王致远的墓碑被压在泥石之下

   浙江在线08月05日讯 一位是南宋著名抗金英雄,率七千人击退十万金兵,创下史上著名的“德安保卫战”。

  另一位是南宋永嘉书院的创办者,著有《开禧德安守城录》,大儒孙诒让赞其为读宋史者拾遗补阙。

  他们是温州历史上有名的王允初和王致远父子。前几天,永嘉县黄田街道千石村的王氏后人向本报反映,“二王”位于瓯海梧田街道慈湖南村的古墓,已在“文革”时期遭受损坏,现因当地建造生态公墓,面临更大程度的破坏,希望得以修缮。

  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该生态墓地的施工现场已难见“二王古墓”的遗迹,只找到一块新刻的墓碑。有关“二王古墓”是否位于此处,仍有争议。“二王古墓”到底在哪里?

  A探寻古墓

  发现1988年刻墓碑

  现场看不到墓地痕迹

  为了寻找王允初和王致远二人古墓的遗迹,7月15日下午,在永嘉黄田街道千石村村民王建春的带领下,记者前往瓯海梧田慈湖南村,驱车经过西吹台山的一段盘山公路,约5分钟后,来到一个叫做“万工池”的地方。眼前是一片约百亩左右的工地,两个小山岭之间的山坳,正在建一个水池,十余名工人在烈日下忙碌,边上还有几台挖掘机。

  王建春说,王允初和王致远之墓,就面对面地位于两侧的小山坡上。在王建春指引下,记者先是来到北侧山岭,王允初之墓所在地,但是记者现场只看到一条黄土沙石铺就的环山小路,找不到墓地的痕迹。王建春称,王允初的墓已在小路黄土的覆盖之下。随后,在王建春的指引下,记者又来到南侧的小山岭。记者在此找到一处用大石头砌成的坦阶,但也已看不出是墓的形状。

  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墓碑,墓碑被一些泥石压住了大半。拨开泥石后,只见墓碑上写着:“宋·致远王公之墓,木氏夫人,县志中国名人录,浙西提刑”等字,墓碑所立时间显示为“公元一九九八年”。

  留下疑问:仅凭这一块新刻的墓碑,何以证明墓地就在此处?

  山岭之间修建水池(原万工池)

  B古墓变迁

  “文革”期间曾遭破坏

  古墓遗址有据可查

  根据《温州府志》记载,南宋灭亡之后,王致远之子王汉老抱着“世为宋臣,不仕胡元,终老江北,永不入城”的信念,跨过瓯江,迁到永嘉黄田街道千石村隐居。

  关于“二王”墓地遗址,光绪《永嘉县志》卷二十一记载:“王提刑致远墓在十四都慈湖南村”。而王氏宗谱里也记载:“(王允初)葬十四都慈湖吹台峰仰天湖(今瓯海区梧田街道慈湖村西吹台山凤凰峰)”,“(王致远)卒后葬慈湖吹台峰仰天湖允初公墓前”。

  千石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解放前,王氏族人每年清明都会到瓯海慈湖南村“二王”墓前祭拜。1954年之后,就断了这个习俗。“文革”期间,“二王”的坟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到1981年,王氏族人才重新恢复每年清明的祭拜。老人们说:“虽然间断了近30年,但我们从小就跟着大人来,不可能会记错位置。”王建春说:“2010年,我第一次跟村里老人来扫墓,当时坟墓的坟坦与坟圈依旧存在,但是地面建筑已经破坏殆尽,上面杂草丛生。”

  今年上半年,永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徐崇统曾去看过这两人的墓,他说,当时两个墓的外形及坦阶都还可以勉强辨认。永嘉县志办的徐逸龙先生也表示,两墓所在的具体地方,王氏族人的指认应该是可信的。但可惜的是,王氏族人并没有及时将两个墓进行修缮,也没有留下相关照片等证据。

  现在,梧田街道慈湖南村,还流传着“千石王”的传说。在一些老人的记忆里,在“万工池”附近有两座很大的坟墓,其中一座共有九个坦阶,大家都叫它“九坦坟”。

  C遗址悬疑

  建设方称没发现古墓

  文保单位也没有告知

  然而,生态公墓的建设方却否认此处有王允初和王致远的墓。“我们曾到那里实地查看过,如果确实有的话,我们怎么敢进场施工呢?”瓯海区梧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建义说,这里本来是国有林场,2004年遭遇一场大火后又重新种上了树木,没有迹象表明这里曾是王允初和王致远的墓地,也没有文物保护单位告诉过他们这里有王氏父子古墓。

  该工程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张立凡也表示,无论在施工前还是在施工过程中,他们都没有发现墓碑和墓穴,如果发现了墓,按照规定他们要停止施工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相关文件显示,2005年,瓯海区政府、梧田街道打算在此兴建万公府生态墓地,有30%是作为安置使用,30%是归政府平价出售,另有40%是作为个性化墓地,工程预计于2017年建成。省民政厅于2006年核准生态墓地用地一期共45亩,兴建墓穴5850对,省林业厅于2010年发布了兴建生态公墓的行政许可书。

  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证明?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员、文史专家蔡钢铁表示,如果不打开墓穴,目前还没有相关仪器设备能证实这里曾存在宋朝古墓。

  寻找王允初墓地遗址

  D协商处置

  族人希望原址修缮墓地

  建设方考虑建“三公祠”

  2014年初,施工单位进场砍伐林区的树木,并开始着手实施一些老坟墓的迁移工作。王建春说,王氏族人闻讯后,于2014年清明节在王允初和王致远墓前安插了两个红布告示《告有关单位建设书》,提醒工程建设方若在建设中涉及此两处祖坟,请与王氏族人先行商议。“但令人痛心的是,坟墓还是遭到了施工方的破坏……”

  “我们曾多次找街道和建设单位协商祖坟修缮的事情,并将王允初和王致远的历史事迹告知他们。我们族人是希望能在原址上将这两个墓进行修复,而不是推倒另建,另外能给我们提供一定的祭祀空间。”王建春说。

  陈建义说,听到千石村村民的诉求后,建设方也拿出了方案,打算在生态墓地中专门腾出一块地,建一个“三公祠”的牌坊,并立三块碑(王允初、王致远和王汉老),给王氏族人纪念先祖。但如果按照村民的要求在他们所称的原址上修墓,那么整个生态墓地的规划将要被打乱。

  既然称没有发现此处存在王氏父子之墓,又为何答应建造纪念的牌坊和墓碑呢?陈建义解释,因为坊间确实存在这样的传说,这是为了提升该生态墓地的文化品位。但是,他们也有理由不做这样的安排。

  目前,有关“二王墓地”如何处置,双方正在协商当中。

  E专家说法

  如“二王古墓”尚存

  成市级文保也够格

  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市图书馆研究馆员卢礼阳说,王允初、王致远父子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有不可抹灭的历史功绩。王允初率七千人抵御十万金兵,坚守108天成功解围,非常了不起。王致远撰写著作《开禧德安守城录》,并创办永嘉书院,对温州的文化贡献较多,现在的旅游景点“永嘉书院”借用这个名字。如果二人的墓尚存,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够格的。

  卢礼阳说,虽然他也不清楚这两人的墓准确地点到底在哪里,但肯定在慈湖南村那个范围,如果他们的墓遭到破坏而没有保存下来,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如果这两人的墓还有部分遗迹留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是在原址上予以重建或修缮。但如果古墓已遭彻底破坏或无法找到,那么建一个纪念性的碑亭或牌坊等,也不是不可以,总比没有要好。

  卢礼阳建议,当前我市正在积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一大批具有温州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物古迹、历史名人作为申报条件。如果发现确切的位置,对王允初和王致远之墓进行修缮保护,可进一步挖掘本土优秀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助于我市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步伐。为了妥善解决此事,梧田街道和王氏后人应坐下来进行协商,最好要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拿出一个妥当的处置方案。

  F部门表态

  可到文化部门反映

  文保部门实地调查

  瓯海博物馆馆长施诚哲说,目前,“二王”之墓还没有得到文物部门的确认,也并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接下来,他们将派人到实地进行调查取证。

  瓯海区文广新局局长姜小英表示,王氏后人应及时到文化部门反映,不然权利得不到保护。对于生态公墓已经进场施工的情况,可能会给现场调查取证带来一些困难。但作为职能部门,将尽可能地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如果经过调查,确定是王允初和王致远的墓,她们肯定会给予保护,也会和街道进行对接、协调,请王氏后人放心。

  -延伸阅读

  “二王”故事

  王允初、王致远是谁?他们的事迹在《温州府志》、《永嘉县志》等史料中均有记载。

  王允初:

  “德安保卫战”

  率七千人击退十万金兵

  王允初(1154~1214),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南宋著名抗金英雄,任湖北德安府通判期间,以少胜多创下史上著名的“德安保卫战”。

  南宋末年(1206),金兵分三路兵下,中路十万余人连克信阳、随州,很快就包围了德安府(现湖北省境内)。德安府当时没有正规军驻扎,全部武装力量不过是四百名厢军而已。知府李师尹要弃城逃跑,时任德安府通判的王允初力排众议,担负起守城重任,组织起7000人的防卫军,多次击退金兵攻城,坚守全城108天,直至援军赶到,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保卫战的胜利。为此,宋皇降旨晋官特授中奉大夫,知德安府事,并赞其曰:俊杰而识时务,儒生而知戎情。

  永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徐崇统说,王允初抗金的事迹在《湖北通志》里也有记载,几年前,湖北省安陆市(原德安府所在地)的文史专家还来过温州进行文化交流。

  王致远:

  著名学者创办永嘉书院

  著有《开禧德安守城录》

  王致远(1193~1257),南宋著名学者。据相关史料记载,王致远在慈溪当官时赈济贫民,卓有民望,当地人立祠绘像祀之。后在苏州当官时,镌刻《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三方石碑,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现立于苏州石刻博物馆,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为官后期,眼看宋室腐败不堪,王致远毅然辞官归田,在家乡兴办教育,淳祐十二年(1252)在温州城西渊源坊创办永嘉书院,为后来温州培养了大批的士子。后人为纪念他与同仁陈南一的这一功劳,特称当时的永嘉书院所在地为书堂巷(今在温州城西信河街以西)。

  王致远著《开禧德安守城录》一书,以亲历者的角度记录了“德安保卫战”的事迹。该书在宋史及军事史上均具有很高的价值。著名学者孙锵鸣、孙诒让先后为其作序作跋,并赞其为读《宋史》者拾遗补阙。

标签: 古墓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