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尺度亲切、形象优雅,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县城风貌,彰显“诗画江南”独特魅力。作为嘉兴市唯一入围的首批省级美丽县城试点县(市),海宁市在规划引领、城市品位提升、地域特色彰显、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美丽县城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独特的人文底蕴,优美的城乡风貌,让海宁打造美丽县城有着足够的底气。山水园林城市是海宁美丽县城的总体布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宁特色”的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海宁以“多规合一”试点为抓手,将城市发展目标、用地指标和空间坐标统一到“一张图”,重点谋划以城际铁路沿线发展为重点的“一路”,以百里长廊沿线发展为重点的“一带”等重大平台。同时,在生态底线控制的基础上,以合理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科学预测建设用地规模,锁定建设用地总量,划定了基本农田红线、城乡用地发展边界线,把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市域总面积的30%以下。目前,已完成“多规合一”方案编制工作。
如何打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海宁市提出“城在水中、城在绿中、城在文中”的总体目标,以“显山露水”理念编制城市风貌景观规划,通过点、线、面等景观要素的规划控制,系统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整体风貌。依托东山、西山、横山、赞山等宝贵山体资源,建设森林公园、文化公园、遗址公园。同时,充分利用地处江南水乡的自然禀赋,编制市域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加快城市滨河绿道建设,打通滨河绿道慢行系统,串联中心城区自然、人文景观,构筑城市水网绿道体系。
亮丽的城市环境是美丽县城的显性指标。为此,海宁市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全面构筑起以广场、公园绿化为基础,以道路、水岸绿化为网格,以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的城市绿化景观体系。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海宁已完成平原绿化7.6万亩;截至目前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到0.12个/万人,建成绿道总长度95公里,其中城区绿道27公里。今年,又全面推进公园绿地、生态绿道、“城市家具”改造提升等十大美丽县城项目建设。同时,调整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市政设施精细管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鲜明的地域特色风貌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是美丽县城建设的重点所在。彰显个性化城市魅力,打响“海宁,潮你走来”城市品牌,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海宁潮国际博览会,央视连续五年直播海宁潮,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全面加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把硖石、盐官历史城区予以重点保护。中心城区现存的南关厢、干河街、横头街三大历史街区,通过保护性开发,让旧日风貌日渐清晰,重唤起海宁人内心的硖石记忆。今年,又启动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大力开展八大环境28项专项行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创建成功,努力让文明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
海宁还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存量提质、增量选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重从2009年末的4.75:60.44:34.81优化为2014年的3.7:57.4:38.9,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决淘汰“低小散”、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先后关停了电镀园区、造纸行业等,今年上半年腾退低效项目28个、面积1222亩,退出落后产值2.8亿元。东部(黄湾镇)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202家企业完成腾退签约。
海宁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海宁以此为标准,坚定不移高举生态旗、坚守不渝呵护乡愁情、坚持不懈描绘水乡梦,突出改革创新、规划统筹、“五治”联动、生态人文“四大引领”,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着力打造一幅水清岸绿天蓝、宜业宜居宜游、富饶和谐幸福的画卷,建成江南水乡典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