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编辑/马丽红)“很多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有限,不少只能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和打麻将的服务。”省政协委员、宁波市老年疗养院院长何雪玲通过广泛调研,发现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
今天下午,浙江省政协举行第十三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围绕“促进城乡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协商讨论、建言献策。多名省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与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建设“重硬件轻软件”
服务内容只有吃饭打麻将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养老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计划到2015年城市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到2017年基本实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
省政协委员、宁波市老年疗养院院长何雪玲多年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她在会上反映,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部分照料中心的利用效率并不高,甚至建设完工不久就发生闲置。何雪玲说:“很多服务内容相对比较有限,不少只能为老年人提供打麻将和就餐的服务。”
不少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也认为,目前,不少照料中心的规划、配套政策、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待改善,多元化的有效服务有待拓展,同时需要鼓励社会专业机构和市场组织参与投资运营,积极引导培育养老消费观念和产业消费市场。
省民政厅厅长尚清认为,在浙江逐步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实现功能的最大化,不能满足于就餐和简单的保健、娱乐服务,应该继续拓展心理慰藉、维权等功能。目前,浙江已经制定了相关评价标准,将对全省范围内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
“借助‘互联网+’,‘智慧养老’还能进一步嫁接入社区照料中心,构建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服务机构。”尚清认为,城乡社区的服务机构实际上可以围绕养老服务的需要进行功能的整合,例如农村文化礼堂就可以成为老年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服务人员培训缺乏
院校相关专业普遍招生难
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有限,很大程度上与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有关。浙江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对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
如何加强养老队伍建设?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建议,应该着力建立规范的人才培训机构、培训制度和服务标准体系,同时鼓励义工和志愿者参与照料中心服务工作。
何雪玲在论坛中特别提到,养老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目前普遍较为缺乏,“自我成长”是专业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此前,何雪玲在观摩各地组织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竞赛中就发现,“即使进入决赛的优胜选手技能专业依然非常不足,基层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想而知。”
而与养老服务人员紧缺、专业培养不足的现实形成对照的是,养老专业培养却面临着“招生难”。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社保厅厅长吴顺江在交流中就坦言,目前浙江不少大中专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养老服务专业,希望以此培养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但是普遍“招不到学生”,愿意就读相关专业的学生非常有限。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工商联副主席、三替集团董事长陶晓莺则认为,面对养老服务人员的严重紧缺,迫切需要促进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而首先应该确立行业规范,这不仅包括科学规范的培训,也包括通过合理的薪酬待遇和充分的社会关怀,给予养老服务从业者应有尊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