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学校]
温州医科大学
【寻访地】
泰顺“红军路”
【历史】

粟裕、刘英办公旧址
1935年2月初,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江西省横峰县组建。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刘英、粟裕的领导下挺进闽浙边,与叶飞领导的闽东独立师一部在泰顺九峰乡白柯湾会师。
之后,立足泰顺东部山区,并于同年11月7日,在白柯湾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统一领导闽浙边区的革命斗争活动。
在闽东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创建了以泰顺、福鼎、苍南、文成等县为中心的浙南革命根据地。
1937年2月初,挺进师决定暂时撤离。临走时,将30多名重伤员交托给泰平区的双溪口等支部。
为了更好地隐蔽疗伤,这些党支部的党员和当地群众利用泰平区峡溪一带的复杂地形,以几个山洞为居所,建立了红军医院。由双溪口党支部书记黄明星负责,安置这批伤病员在此治疗,并确定原来平区区委书记陈辉留下坚持斗争,加强对伤病员的保护。
红军伤员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掩护、帮助下,同敌人、同饥饿、同疾病作了无数次艰难曲折的斗争。最后,他们大都恢复了健康,重新走上了战斗岗位。
【现在】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如今,泰顺的“红军路”,是指一条贯通了九峰、松洋和峰文三个乡,连接了峰文大战遗址、双溪口红军山洞医院、浙南特委成立旧址小南山、浙闽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白柯湾及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等红军活动旧址的公路。
在白柯湾村村口,就看到两棵百年古柯树,干粗叶茂,白柯湾正是因这两棵树得名。100多年来,它们忠诚地守护在这里,见证着小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头几棵古老的苦楮树下,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宫庙,简陋矮小,仅能容纳10多人,这里就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那段烽火岁月。附近保留着一座木结构的民居,是当时的临时省委领导刘英、粟裕、叶飞等人办公和起居之所。不远处,是2003年新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馆中陈列品讲述着那些难忘的革命故事。

村口纪念碑
路过一座崭新的两层楼房,遇到村民卢立晓。41岁的卢立晓说,以前他们一家5口住在一间破旧木房里。
这几年,自己外出务工攒了些钱,有政府补助和亲朋好友的帮助,建起新房。
村里还新修了柏油路,老支书卢立明说:“现在到乡政府只需15分钟。家家户户还通了自来水和闭路电视,我们老区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