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阮蓓茜)
老兵档案
杨光,男,1923年7月出生,浙江余姚人。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原杭州电池厂副厂长。1981年离休。
烽火岁月
1939年秋天,在余姚四明山下的夏巷村,16岁的杨光在同村上进青年影响下,加入余姚政工队领导的夏巷纠察班。纠察班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年少的杨光头脑灵活,做事麻利,被推选为纠察班班长。“那时候,我每天带领纠察班成员到处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1941年,日寇占领余姚县,轰炸16次,活埋300余人。各村很多百姓被烧杀劫掠。日军在夏巷村的三十里牌驻扎放哨,那是杨光去娘舅家的必经之路。“有一次,我走过那里,日寇逼我鞠躬,我不屈服,他们拿着枪托打我。我拼命跑,才逃过一劫。”如今已92岁高龄的杨光回忆当年的情景仍然感到很愤怒。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进入余姚后,夏巷村有了民兵组织。杨光担任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和群众反抽丁、反扫荡、反抢粮,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抗日。
杨光还记得当年民兵“神马渡奇兵”的妙计。夏巷村有一个渡口叫夏巷渡,当年是传送情报、交通联系的重要枢纽。渡口不远处,日寇驻扎着一支40多人的部队,经常沿岸盘查,经常把渡船抢走。
有一次,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派出30多名队员,准备渡江作战。“没有渡船,怎么办?我们民兵想出了一个法子,把村里的稻桶改装成船,每两只桶组成一队,用竹竿捆在一起,载着游击队员过河。”杨光说。
第二天,鬼子得知抗日部队渡江的情报,连忙带人沿河搜查,却连一只船的影子都没找到。他们抓来摆渡人,对他严刑拷打,逼他说出渡河的经过。摆渡人是村里的民兵,他告诉日寇,自己前一天夜里听到河边有马蹄声,可能是关帝庙里的神马,驮着部队过了河。
为应对日寇追查,渡江前,民兵们就想好计策蒙骗日军。他们从河边取来湿漉漉的泥巴,糊在庙里的那匹马的马蹄和肚子上。“没想到日寇小队长是个迷信的人,到关帝庙一看,看到湿漉漉的马蹄和马肚子,信以为真。”杨光笑得合不拢嘴。
1943年4月,浙东游击纵队为了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决定攻占四明山中心的重镇梁弄。第三支队、特务大队及姚南办事处所属自卫队趁着天黑,向梁弄镇挺进,拂晓前发起战斗。经过激烈的战斗,日伪军大部被歼灭,只剩下碉堡里面的日军没有投降。
杨光带领的民兵队提出用辣椒和青松毛烟熏野猫洞的方法,逼日军撤出碉堡投降。“我们拿了很多辣椒,用火点起来,烟熏起来很呛,熏得碉堡里的日军眼泪、鼻涕直流,他们最终还是受不了,钻出碉堡,纷纷投降。”杨光回忆说。浙东游击纵队占领了梁弄镇,以此为中心,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
老兵感言
抗战是爱国,我爱用诗歌记录战争年代的大事小事。如今在和平年代,努力学习、积极奉献也是爱国,我的爱国心从未改变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