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昊 编辑/汪江军)“你们是浙江在线吗?我这里有一份名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4月21日,记者接到了一个来自湖南长沙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男人,普通话带着长沙口音。
这个男人叫梁学平,是长沙市长沙县春华山一名老师,也是长沙会战战史的研究者,“74年前,春华山一战,众多浙籍将士阵亡,如果能找到这些将士的家属,至少今后有人替他们扫墓的时候。”
浙江省档案馆的统计资料显示,共有40万浙江军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殉难,平民和将士各占一半。让英雄回家,从这天开始了。
时至9月,从湖南长沙春华山和湖北宜昌迁移回家的浙江籍阵亡将士超过了3000人,更有19名阵亡将士的家属找到了自家的长辈。带着与浙江子弟兵们血脉相融的故乡水土,今后终于可以在家乡长眠。
春华山脚,118名浙江子弟兵的回家之路
梁学平发来的第一份名单,一共有83人,都是浙江籍的阵亡将士,籍贯几乎遍布全省,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长沙会战春华山战役74军阵亡将士。
国民革命军74军是1937年在浙江建立编制。1941年9月,74军急行军5天,前往湖南长沙县春华山布防。可一到春华山,就遭到日军的伏击。三天激战,在日军强大火力甚至毒气炸弹的攻击下,74军死伤上万。
“他们为国捐躯,可他们的家人只知道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却不知道死在哪里,清明节连扫个墓都没有去处,我觉得这样对死难将士是不尊重的。”梁学平说,这些死难将士应受到后人礼遇。
4月22日,浙江在线在全省范围内最先刊发新闻,寻找83名浙江籍阵亡将士的家属,此后名单增至118名。
5月底,浙江安贤陵园在寻找到3名阵亡将士家属的情况下,决定将阵亡将士的遗骨迁回浙江下葬。
7月17日,浙江在线、安贤陵园、“我们爱老兵”网的志愿者从杭州启程的时候,我们一共找到了8名阵亡将士的家属。
今天,这个数字达到了19名。
在已经找到的家属中,裘爱卿是和阵亡将士关系最近的一个,阵亡将士裘彩贵是她的父亲,可裘爱卿对父亲并没有印象,她出生6个月那会儿,裘彩贵最后一次回家。“我舅舅告诉我,那时你爸爸抱过你。”自打她记事的那会儿开始,家里就只有妈妈一个人。
去长沙的火车上,裘爱卿很兴奋,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站着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距离逐渐拉近时,让她一直不能平静。
阵亡将士蒋孔一的孙子蒋国炎说,在火车上并没有什么感觉,觉得还算轻松,但站在春华山的土地上,我的泪水就这么流下来了,或许这就是亲情吧。
南山南,埋着三千浙江好男儿
迎回春华山战役浙籍阵亡将士英灵后,浙江安贤陵园再次启动英灵回家行动,目标湖北宜昌,在宜昌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的山边,有一个合葬3000多阵亡将士的大坑,这里埋葬的主要是国民革命军75军将士,基本为浙籍,多在宜昌保卫战中牺牲。
“我们能把湖南春华山的浙江籍阵亡将士迁回来,就能把宜昌的这些浙江籍阵亡将士迁回来。”浙江安贤陵园的负责人李钢告诉记者。
2010年8月底的一天,黄花乡南边村的这个合葬大坑因宜巴高速公路建设而被发现。几天后,现任湖北省发改委主任、当时的宜昌市市长李乐成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抗日将士的遗骨。批示说,3000余抗日将士遗骸在宜昌被发现,是中华儿女浴血抗日的历史见证,他们是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要尊重和善待志士遗骨。
8月19日,安贤陵园、浙江在线和“我们爱老兵”网再次出发,前往宜昌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
“那个3000人的合葬坑,就是他们英勇战斗的证明。”5年前从宜昌市夷陵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简兴安,一说起主要由浙江子弟兵组成的国民革命军75军,就有说不完的话。
简兴安说,这支部队在宜昌享有很高的声誉,当地的百姓对这支部队是很支持的,“(这支部队)对老百姓很好,军纪也很严明,打仗也过硬。虽然牺牲了这么多人,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正是因为在宜昌坚持抗日,老百姓们也自发给将士们送饭送水,送土豆送红薯,还组建了担架队,把受伤的伤员送到后方救治。
8月28日,76年前因为战事紧张而被被草草安葬的浙江子弟兵们,终于下葬安贤陵园。在青山掩荫下,浙江抗战老兵纪念园的墓地都布置得当,两侧松柏直立,地面绿草茵茵,装有将士遗骸的玻璃盒盖着红布,放在供桌之上。供桌两边是各界人士献上的花圈,供桌下面有还有瓜果供奉。这些逝者所应有的礼遇,要比当年要好得多。
“接下来,我们就要尽可能多得寻找这些将士的家属,也让他们和春华山那些阵亡将士一样,能够有人来扫扫墓,扫扫土。”“我们爱老兵网”感慨说:“也算是70多年后的一家团圆吧。”
相关阅读:
并肩!浙江军民抗战铸"东南先锋" 粟裕:群众用生命换我们新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