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最新消息 正文
“9·3阅兵”十个长镜头:诗一样的解说
2015年09月03日 15:57:00 来源: 新华网 贾永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空中护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有一种历史用鲜血写就,即使时间能够冲淡记忆,这样的历史,也会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有一种胜利,用生命铸成,纵然岁月能够改变山河,这样的胜利,也注定要化为不朽、成为永恒。

  2015年9月3日,中国以一场12000人的庄严的阅兵,将胜利日纪念推向了高潮。轰鸣的礼炮,猎猎的战旗,激昂的战歌,精良的装备,抗战老兵苍桑的面孔,年轻士兵威武的军容,秋日秋阳下的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画面。

  【长镜头一】空中护旗方队

  初秋的北京晴空万里,国旗军旗随风飘扬在天安门上空。空中护旗方队拉开胜利日阅兵分列式的序幕。20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70”字样,象征着这场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正义、光明与进步的胜利,迎来了第70个纪念日。

  70年前那个胜利的秋天,当时的报纸用“天亮了”来形容中华民族的喜悦与豪迈。70年后的今天,7架飞机绽放的缤纷彩烟,如同今日之中国,绚丽多彩,祥和安宁。

  这是缅怀英烈不朽功勋的日子,这是见证民族命运转折的日子,这是承载人类和平愿望的日子。

  毛泽东曾说,一首好的抗战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今天,一曲曲激昂的旋律,一声声雄壮的战歌,汇成激越的交响,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70年前的战火岁月。

  【长镜头二】抗战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子女方队

  胸前的勋章,纪录着一次次浴血奋战的无所畏惧;身上的弹痕,镌刻着一场场绝地反击的不屈不挠。民族危亡关头,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民族复兴的日子,携手并肩、和衷共济。掌声、欢呼声久久回荡,如林的手臂高高举起,向抗战老兵致敬。

  当年,他们带着黑色的眼睛和梦想走向抗日战场,而今,他们的生命已经变得洞幽烛微,他们和他们留在战火硝烟中的痕迹,早已成了传奇。历史,永远会铭记,用青春、用热血、用生命筑就民族独立与解放基石的人们。

  壮哉,抗战老兵!敬礼,抗日英烈!

  可曾记得,是谁把最后一碗面,送去做军粮?可曾记得,是谁把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可曾记得,是谁把最后一个娃,送到了部队上?可曾记得,是谁擦干了眼泪,又上了战场。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军队人民养育,鱼水之情,不会忘,也不能忘。

  【长镜头三】10支英模部队方队

  207名三军仪仗队队员护卫着鲜红的“八一”军旗动地而来。这是历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仪仗方阵。猎猎军旗,如同秋日草场上燃烧的烈焰。

  血染战旗,高高飘扬;浴血抗战,英雄辈出。70名旗手高擎70面战旗,引导10支英模部队方队走过天安门。3590人的受阅队伍,组成了世界阅兵史上最大的徒步方队。铿锵有力的足音,延续着烽火岁月的脚步;勇往直前的步伐,如同擂响的战鼓。

  这是英雄的旗帜,“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豪迈血性,写在了这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上;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血战到底的无畏气概,写在了这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上。

  这是胜利的旗帜,首战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赫赫威名,伏击雁门关、夜袭阳明堡,让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想灰飞烟灭的战争经典,写在了这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上。

  这是不朽的旗帜,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战果,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的战绩,东北抗联14年浴血抗争的不屈不挠,华南游击队8年孤悬敌后的坚韧不拔,都写在了这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上。

  全面侵华之初,骄横的日军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缺枪少弹的抗日武装放在眼中。然而,他们忽视了这是一支有着坚强意志的队伍,忽视了这是一群高扬着理想和信念旗帜的年轻人。

  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对外来入侵最勇敢。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年轻的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中流砥柱。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勇敢,属于为尊严而战、为光明而战、为自由而战的勇敢者。哪里有民族的召唤,英雄就从哪里出发;英雄在哪里集合,哪里就是民族的希望。

  茫茫黑夜里,中国共产党点燃起全民抗战的燎原烈火;漫漫征途上,中国共产党如同旗帜,凝聚起亿万颗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心。

  跟着共产党人身先士卒的脚步走,多少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成了勇敢无畏的钢铁战士;跟着共产党鲜红的旗帜走,多少人甘愿把自己的鲜血又洒在了血染的战旗上。

  每一面胜利的旗帜,都浸透着战死者的鲜血。一场抗日战争,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万,敌后武装伤亡超过了60万。

  千千万万抗日英烈的名字,飘扬在了一面面血染的战旗上。

  秋风阵阵,旌旗猎猎。今天,艰难岁月提色抽纱染就的这一面面旗帜,高高飘荡在受阅的队伍中,艳然高扬于民族前视的目光里。

  【长镜头四】17个外军方队和代表队

  来自17个国家的军队方队、代表队,成了胜利日阅兵的一大亮点。从“九一八”事变奋起抗击拉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到“七七”事变开辟东方主战场,直到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国的抗战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中国人民的胜利,同样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和平需要珍惜。今天,五大洲的宾客与中国人民一起分享70前年的胜利喜悦,宣示追求永久和平的向往与信心。中国人民也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一个事件可以渐行渐远,一种情愫可以消隐化解,但历史永远是不朽的课堂。历史自有它公正庄严的规律:伟大的胜利不能因胜利而结束。

  【长镜头五】地面突击模块

  铁流滚滚,马达隆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的5位中将统领着27个受阅装备方队浩荡而来。凛凛威风,如猛虎啸月;涛涛气势,似瀑布泻地。

  这巨龙般的方阵,按照战斗序列编成,分为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防、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和后装保障6个模块。

  从来自第38集团军的99A式新型坦克,到来自第41集团军的履带式新型步战车;从来自第54集团军的轮式装甲突击车,到来自西藏军区的轻型突击车;从来自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突击车,到来自空降兵部队的空降战车;从来自北京军区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到来自新疆军区的“05A155”自行加榴炮,组成地面突击模块的武器装备,涵盖了中国陆、海、空军地面突击力量的主战装备。

  武警部队的反恐突击车,也出现在了受阅方阵中。机动性能好、防护能力强、突击力量足、信息化程度高,是地面突击模块武器装备的共同特征。

  到今年,作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已经诞生整整100周年。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钢产量是中国的145倍,年产坦克330辆,而当时的中国连一辆自行都造不出来。多少勇敢的战士直到倒在了敌人的坦克下,也没有弄清,这黑乎乎的“铁圪塔”,到底是一种什么武器?

  今天,出现在受阅方阵中的武器装备,不仅全部为“中国制造”,而且84%为首次亮相。这一方方钢铁巨阵,代表着我国国防工业实力的最新进展。新,这是一支军队生机勃勃的象征;新,这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

  【长镜头六】防空反导模块

  防空反导,既要有锐利的矛,更要有坚固的盾。由35毫米自行高炮,红—9地空导弹系统和红—12导弹、红—6导弹组成的三个防空反导方队披坚执锐。

  高炮昂首、导弹欲飞。今天,中国的地面防空部队,已经形成了远中近程相配套,高中低空相结合的火力体系。

  【长镜头七】海上攻防模块

  潮涨潮落。一部有海无防的历史,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少沉重灾难。从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

  伴随着人民海军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构筑起现代化的海上立体防卫体系。今天,虽然海军的战舰不能驶向天安门,通过接受检阅的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岸舰导弹,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正一步步驶向深蓝的人民海军强大的打击能力和有效的防护能力。

  【长镜头八】战略打击模块

  有底牌才会有底气,有士气才能长志气。49年前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45个生日的同一天,人民军队序列中增添了一个新的军种:战略导弹部队。

  中国的战略导弹家族,有着一个诗意的名字:东风。大国长剑,浩荡东方。他们长年隐蔽于漫漫山野和莽莽林海,一旦出征就是壮怀激烈,一旦发射就是万均雷霆。

  从常规导弹、陆基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从核常兼备导弹,到固体、液体洲际核导弹。今天,战略打击部队的6个方阵,汇聚了7种型号的常规导弹和战略导弹。

  和平需要盾牌,能战方能止战。一枚枚长长的导弹,像飞翔的利剑,如奔腾的巨龙。这是支撑强国梦、强军梦的坚强实力;这是维护和平、守护和平的坚固盾牌。

  【长镜头九】信息支援模块

  当今战场,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决胜千里,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具备高机动、高性能和独立作战能力的新型雷达,具有侦察引导和打击能力的无人机,以及新型的指挥信息系统,标志着我军信息化装备的最新进展,也彰显了我国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强军兴军任重道远,练兵备战永无止境。

  【长镜头十】空中梯队

  就像一部波澜起伏的交响乐,胜利日阅兵式随着一架架战机的临空,掀起又一个高潮。8架歼10战机护卫着空警2000预警机掠空而来。

  领队梯队穿云破雾。空警500预警机,运8指通机、歼10和歼11,11架战机编成的预警指挥机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

  由3架运8特种飞机和10架歼轰7A组成的巡逻机梯队,由9架轰6K组成的轰炸机梯队,由2架轰油6加油机和4架歼10战机组成的加受油梯队,以及由12架歼11B、15架歼10A组成的歼击机梯队,列阵长空,呼啸苍穹。

  而首次亮相阅兵场的舰载机梯队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5架歼15掠过天安门上空的那一刻,人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海天之间,仿佛回到了辽宁号的甲板上。

  从轰炸重庆到轰炸延安,70年前,侵略者的狂轰滥炸,夺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今天,中国的空中力量有决心、有信心,守护祖国的和平天空。

  庞大的直升机梯队进入人们的视野。一道道彩烟把秋日的天安门上空装点的五彩缤纷。70架直升机汇成的图案,既像一行行整齐的雁阵,又像一只飞翔的和平鸽。

  【尾声】

  经历了战火,我们追求和平;经历了屈辱,我们懂得尊严。正是70年前那场的血与火的洗礼,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正是70年前的伟大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序章。

  有一种历史用鲜血写就,即使时间能够冲淡记忆,这样的历史,也会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有一种胜利,用生命铸成,纵然岁月能够改变山河,这样的胜利,也注定要化为不朽、成为永恒。

  硝烟远去,鸽哨悠悠。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实现中国梦如此自信,我们的军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强军的梦想。当梦想成了光荣,光荣又在孕育着新的梦想。

  今天,梦想之旅在秋日秋阳中开启了新的航行。

  遥望蓝天——明天,我们还将飞得更高、更远。

标签: 阅兵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