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7日讯(浙江在线首席记者/施宇翔 记者/吴振宇 编辑/汪江军)独居在杭州湖墅新村的陈大伯,曾是杭州链条厂的劳模。今天早上,邻居敲他家门久久没有回应,等消防队员破拆进入时,陈大伯已经没有了呼吸。
近年来,有关独居老人在家突然离世的新闻层出不穷。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45.08万人,占总人口的19.44%,比上年同期增加47.24万人,增长5.26%。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中,也有不少是独居老人,他们中,多有基础性疾病,行动不便,加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造成意外频发,如何实现让老人“老有所有、老有所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杭州一独居老人被发现死于家中 生前曾是劳模
上午,记者来到杭州湖墅新村36幢1单元,楼下的绿化带上摆着一个花圈,几名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一旁忙碌着。
出事的是2楼独居老人陈大伯,今年78岁。今天早上,住陈大伯隔壁的魏大妈去敲陈大伯家的门,敲了半天也不见有回应,情急之下魏大妈来到了社区,将情况告诉了社区工作人员。
“我们8点半左右和魏大妈来到了陈大伯家门口。”杭州双荡弄社区副书记黄丽娜告诉记者,由于敲门没有回应,社区赶紧联系了开锁匠,结果锁匠开了半天也无可奈何,原来,门被反锁住了。
既然门在里面被反锁,可见陈大伯还在里面,大伙愈发觉得不对劲,于是赶紧报了警和拨打了119、120。
杭州消防大关中队的消防员在9点34分赶到现场,消防队员对陈大伯家的窗户进行了破拆,5分钟后,当所有人进入大门后,还是发现了不幸一幕,陈大伯躺在床上,已没有了呼吸。
“陈大伯在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十年了,原来是杭州链条厂的员工,还是厂里的劳模。”住在陈大伯隔壁的魏大妈告诉记者。
“昨晚我就发现陈大伯身体有点不好,脸色很难看,一个劲地说气急,今天我怕有问题,就去敲他门,但没想到他还是这样走了。”魏大妈一说起这件事,还是一脸遗憾。
据了解,陈大伯和老伴离婚了很多年,两人有一个女儿,今年30多岁,但女儿跟了母亲,而陈大伯则独居在这里。
上个月,陈大伯在医院做了心脏手术,搭了两个心脏支架,几天前才刚刚出院。
今天上午,陈大伯的女儿陈女士也赶到了老人家中,她向记者表示,昨天下午5点左右,她还曾和父亲通过电话,父亲在电话里说自己身体没事。不过陈女士又表示,自己的父亲性格孤僻,经常发脾气,所以他们平时很少来看他。
全省60岁以上老人近千万 独居老人多有生理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有关独居老人或者空巢老人在家中独自离世的消息层出不穷。
今年7月,杭州汽车南站附近一小区,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
今年5月,杭州西湖区高教新村一位独居老人好几天没有露面,物业发现后报警,警方在其家中发现老人已经死亡多日。
去年10月份,嘉兴某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双双在家离世,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在事发前3个多星期曾给老人打电话,但无人接听,粗心的儿子当时也没有放在心上。等发现不对劲时悲剧已无法挽回。
浙江在线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201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45.08万人,占总人口的19.44%,比上年同期增加47.24万人,增长5.26%。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中,很多都是独居老人或者是空巢老人,这些老人子女时常不在身边,一旦身体出现异样,只能靠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看病,而一旦发生紧急病情,很难第一时间获得救治。
独居老人凸显三大问题 杭州试点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关爱老人
去年,杭州市第七医院的几位医生联合做了一个课题,通过筛查和长期随访,了解到杭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而长期孤独是主要因素之一。
该院科教科科长刘健说,他们通过对一个完整的社区作为研究点,对127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谨慎筛查。一年后,有17.6%的老人出现抑郁症状,9%发展为明显的抑郁症状。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唐世明早些年也做过调查,调查发现独居老人主要面临的有老年疾病、心理问题和经济困难三大问题。
唐世明称,我国老年人,70%患有老年疾病,行动不便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加上子女多数不在身边,也让孤独的老人易患得患失,严重的还发展成抑郁症。
唐世明表示,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能只大声疾呼儿女“常回家看看”,更要从制度层面高度重视,将所有的老人都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
其实,对于独居老人的生存状态,政府部门也在不遗余力的探索和努力。去年,杭州试点的首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江干区闸弄口街道落户,重点就是为辖区老人提供安全援助和关爱服务。
这些安全援助,主要由5个“安全智能卫士”的电子设备保障。一旦老人出现身体意外,或家中出现煤气泄漏等险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子设备进行报警,社区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同时,还有专人接听老人电话,陪他们聊天排解孤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