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名字,有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颜色,深刻在大山的肩胛。
他们的指尖,用粉笔弹奏的音符,拨动孩子的心弦。
他们的步履,踏着黎明走来,踩着黄昏而归,定格在泥泞小路,像树一样坚守在偏远的乡村。
他们是乡村教师——今年9月10日我国第31个教师节聚焦的“主角”。在浙江大地,有4.7万名乡村教师,承担着对近71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学任务。
杨树长,龙泉市供村中心学校乡村教师,天生残疾,一只右手完成健全人的所有动作,扎根山区34载,坚持让每一位山里孩子能上学读书。
王渭仙,龙游志棠培智学校乡村教师,从事乡村特教事业21年,成为守护农村智障儿童的天使妈妈。
章大春,淳安屏门乡秋源完小乡村教师,从教40多年的大山守望者,只要有一席之地,就是他的三尺讲台。
……
这些乡村教师,在如花的年华,做了孩子的泥土,年复一年,滋养了更多的花开。他们以山为伴,情怀如海,那份大爱,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照亮了多少乡村孩子成长的道路。
岁月的风铃记取了一切。他们不抱怨房舍的简陋,不埋怨工资的微薄,更不会嫌弃学生的贫困,他们坚守着内心的纯净淡泊,将一株株小树苗温暖成参天大树。
九月的鲜花,属于他们。同样的温暖,亦欲反哺于他们。
暖风:
政策“大礼包”留住好教师
乡村教育要恢复元气的“药方”,首要是留住乡村好老师。
如何让好老师愿意来,留得下?
这个学期刚开学,25岁的乡村教师汪紫薇回到了熟悉的庆元县官塘乡中心小学。支教3年来,她和学校里的22个孩子形影不离。每隔几天,她就要坐大巴到100公里外的县城,给孩子们采购食材,“上午7时出发,下午1时返回,一天只有这一趟来回,必须踩着时间点儿。”
对于一个在城里读大学的女生来说,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让她退缩。但夜深人静时,山乡的清冷寂寞还是让这个青春少女陷入了惆怅。
除了待遇微薄之外,乡村环境的艰苦、发展空间的狭窄、社会身份的尴尬,都令年轻人对乡村教师岗位望而却步。
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农村发展课题。
留住乡村教师,浙江开始行动。
8年前,我省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我省绝大部分地方实行了教师工资由县(市、区)财政统一发放,不少地方还对义务教育段教师奖金福利统一发放,真正实现了“同县同酬”,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由此得到大幅提高。
7年前,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按不同岗位和年限每月增加60元到400元不等,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6年前,我省制定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农村学校教师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实现了同一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收入水平大致相当。
今年,我省又建立了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对在比较艰苦或地理位置偏远地区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进一步增加津贴,原则上每月每人不低于300元。
政策“红利”开始释放,不少乡村教师选择放弃在城里教书的机会,坚守乡村。“省里对农村教师的关怀一年胜过一年,这让身处偏远山区的我们倍感温暖和幸福。”汪紫薇说,今年6月起,她领到了农村特岗教师津贴,每个月又多了800元。
此外,我省还大力表彰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从2009年起的每人1万元奖励,提升至2012年起每人5万元的奖励,拓宽乡村教师发展空间。
“这是整个社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充分肯定。它意味着乡村教师地位的提高,待遇的改善。”在舟山市六横中学教师王优儿眼里,这是莫大的荣誉,能支撑起乡村教育薪火相传的信念。
暖阳:
教育协同圈城乡共发展
10年前,雷郑涛刚刚师范毕业,满怀激情地来到家乡衢州市柯城区,担任下村完小的老师。一开始,无助困惑让雷郑涛有劲不知道怎么使,“没人教你怎么教学,我只能自己买点参考书,凭着感觉给孩子们上课。”
眼见自己教的孩子和中心小学里的孩子差距很大,却怎样都找不出原因,急得这个大男孩偷偷落泪。
当自身的储备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所需,当趋于老龄化的乡村教师队伍跟不上现代教学脚步,如何提升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他们“充电”,保证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
补齐乡村教育短板,需要的是共同发展。一个协同圈在浙江荡漾开来。7年前,我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训不仅有教育理论课,更多的是案例教学、专题培训和课堂实践,重在提高农村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让他们的课堂更加吸引学生。
随后,雷郑涛又惊喜地发现,一场办学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登场——城里的名校新华小学托管了下村完小。“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独立核算,独立核编”。
“城里校区的骨干教师派到了我们下村校区,我也有机会交流到城里校区学习、任教。”在新华小学的城里校区,雷郑涛还有个校长“特批”的权利——想听谁的课就可以推开谁的教室门。他和城里校区教师一样享受外出培训和参加各种教学技能比赛的待遇,业务水平实现了飞跃。
骨干教师流向农村学校“洼地”。这些年,我省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百人千场”名师专家送教下乡活动、全面深入推进教师培训制度改革、全面构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的县域内交流制度等一系列举措,使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全省共享名师、名校长,优质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培训服务直接送到农村、海岛地区。自2006年以来,我省已累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3000余场,足迹遍及全省69个县(市、区),覆盖到了每个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海岛县,参加送教的专家、名师超过了2000人次,听课受益教师近15万人次。
与此同时,我省各地纷纷出台“地方版”支持乡村教师计划。嘉善县从2011年开始探索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制度,成为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台州市则实施了教育共同体战略,把农村薄弱学校与城区较好的学校捆绑在一起,促进教育均衡……
暖流:
推进小班化穿上“新跑鞋”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自然减少,农村壮劳力带领子女外出经商打工,以及蔓延到农村的“择校潮”等因素,让一些乡村学校沦为了“麻雀学校”。
“班额自然低于30人时,我们称之为‘自然小班化’。”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滕春友透露,我省农村中小学校生源这些年来持续减少,自然小班学校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丽水、衢州、温州、舟山等地交通不便的山区、海岛。
于是,一道新的难题摆在乡村教师的面前:生源流失严重,学生越来越少,如何进行教学?
回答是:着眼“小”字做大文章,顺势推进“小班化教育”。
尝试先从淳安县浪川乡中心小学、临安市河桥镇中心小学、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等首批30所农村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开始。
进行特色教学,犹如给乡村教师穿上了个性化的“新跑鞋”。
在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慈溪市逍林镇镇东小学,这学期开出了20多个“童心社团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每周一课时,3至6年级混龄编班,国家课程校本化,将口风琴、美术剪纸等校本课程放入国家课程当中,实施教师走班教学。
30所试点学校的乡村教师奉上的这种特色教学,虽然像是一份“少数派报告”,但却星星之火,渐成了燎原之势。
到2016年秋季开学,小班化教育将基本覆盖全省农村自然小班学校。
“农村学校小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使每名学生随时都能够被老师关注,相比过去,现在学生受到的就是一种精致教育。”省教育教研室主任缪水娟给予了这种尝试充分的肯定,她相信,这是农村教育“弯道追赶”战略,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圆乡村孩子的成才梦。
暖风拂面,暖阳普照,暖流汇聚,在这个教师节,暖暖地道一声——老师,您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