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土地流转催生田间机械化“部队” 浙江现代生态农业助民致富
2015年09月17日 17:35:4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记者/张冰
【摘要】 “截至上周五(9月11日),我省现代农业综合区土地流转率已经达到62.3%。”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向参加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培训班的全国代表介绍浙江建设农业“两区”的最新情况。
无人机正在展示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喷洒农药

  浙江在线湖州9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张冰 编辑/胡芸)眼下正是水稻抽穗时节,湖州市吴兴区孙梅金的机械化“部队”静静地停在仓库里,有些已经完成阶段性使命,还有些正等待向3350亩农田进军。

  “截至上周五(9月11日),我省现代农业综合区土地流转率已经达到62.3%。”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向参加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培训班的全国代表介绍浙江建设农业“两区”的最新情况。孙梅金管理的这片良田,正是浙江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土地流转催生机器换人

  “米票”见证农业新模式

  “从发芽、育秧、收割,再到后面稻米烘干、秸秆加工,我这里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62岁的全国优秀种粮大户孙梅金颇为自豪。

  在湖州市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器换人已经不是新名词。孙梅金说,尽管现在已经拥有将近100台农机、农具,但每当有新型农具推出,他总会第一时间前去采购,为的就是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09年,孙梅金和其他几家种粮大户和农机户组建合作社,成为当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经营主体之一,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合作社承包经营面积目前已经达到3350亩。按照孙梅金的计划,以后的经营规模要达到5000亩。

  在很多人眼里,“米票”似乎更应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在孙梅金所在的合作社,“米票”却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见证。村里人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每亩地每年可以从合作社领350斤大米。

  村里人都知道,自己种田规模小、成本高,忙活一年甚至还亏钱,但把土地流转到孙梅金那里,通过科学管理和机械化操作,情况就会完全发生改变。孙梅金以施肥为例介绍到,人工每天可以给10亩地施肥,但通过机械化,每人每天能施肥400亩。如今,合作社常年参与管理的人员只有18人,相当于每人管理将近200亩土地。

  农业也要注重生态化

  农民“女儿”不愁“嫁”

  每到秋收时节,总会有一大批人驱车数十公里,从湖州市区到孙梅金的合作社买大米。一方面是知道孙梅金的名气,另一方面也相信大米的质量:合作社每年产出的粮食大约3000吨,除1800吨由中储粮定点收购,剩余的粮食一部分作为“米票”,一部分被慕名而来的人们买走,根本不愁销路。

  “机械化并不是现代农业的唯一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种田也应该越来越重视生态化。”孙梅金说,通过机械化、生态化,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种田成本,种出来的作物也会更加健康。

  记者采访孙梅金时,稻田上空响起“嗡嗡”的声音。原来,几架无人机正在展示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喷洒农药(现场演示时用的是普通清水)。孙梅金告诉记者,以前给水稻喷农药都是传统小型喷雾器,过多依靠人力,而且农药喷洒也不均匀。现在,喷洒农药都是用高压喷雾器和无人机,效率大大提高,用药量也减少了很多。

  “以前种一季水稻至少要喷八九次农药,现在最多喷洒三次,像去年天气比较好,从种到收只喷了两次农药。”孙梅金指着稻田旁边的绿色仪器说,现在用上了这种太阳能杀虫灯,它能根据昆虫趋光性将其吸进瓶中。

  孙梅金说,现在种田农药用得少,与水稻新品种也有关系。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6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水稻、旱粮,以及10个主导作物新品种培育。去年,浙江推进254万亩农田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进种植业肥药尽量少使用。仅氮肥和化学农药就比上年减少5.3%和3.7%的使用率。

  “垃圾”变身“香饽饽”

  强强联合推动农民增收

  在孙梅金合作社的角落里,一台加工秸秆的机器并不显眼。但就是这样一台机器,让原来的“垃圾”变成了现在的“香饽饽”,还促成了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强强联合”。

  3350亩农田,每年产生的秸秆也相当可观。据孙梅金测算,每年产生的秸秆量大约为1800吨。以前,每当稻谷、小麦收割结束,这些秸秆大都一烧了之。数千亩农田上冒起浓浓黑烟,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从2013年开始,只要天气允许,这里的秸秆分成三部分处理,一部分在田里粉碎当成肥料,一部分编草绳卖给供销社,还有一部分提供给费明锋的湖羊养殖场。”孙梅金提到的费明锋,正是远近闻名湖羊养殖户,与他同在八里店镇。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青年,他不仅把湖羊销到了新疆,并且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也传到了天山脚下。

  孙梅金和费明锋的强强联合,以及与供销社的合作,不仅解决了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的污染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每年的收入。以孙梅金为例,每吨秸秆大约可以赚200元的利润,每年至少增加10万元的收入。而从今年开始,孙梅金又引进了一项新技术,将秸秆压缩,以每吨650元的价格出售给周边企业做燃料。据他介绍,这种新型燃料比普通煤的质量还要好,现在已经供不应求。

  然而,增加收入的不仅仅像孙梅金这样的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后,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下来,年轻人去外面工作,每年能有一笔收入,即便是留在村里的老人,每年在孙梅金那里打零工,也能挣到2万多元。据浙江省农业厅测算,粮食生产功能区平均亩产比周边高7.3%,现代农业综合区的人均产值是10952元,比周边地区高30%以上。

责任编辑: 胡芸

标签: 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现代生态农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