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04日讯 (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吕苏娟 县委报道组 徐祝安 程磊)
10月3日,天气晴好。记者来到钱江源头的开化县,品农民生活,看农村新貌。
下午1时,音坑乡下淤村游客集散中心的乡村大舞台热闹起来,锣鼓阵阵,吸引众多游客。《观音戏木莲》、《鸳鸯马》等节目轮番上演,现场600多名观众掌声雷动。
“国庆七天,天天有演出,以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也都会有。”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说,游客观看完演出后,还可以在马金溪泛舟,在岸边垂钓、烧烤,去月亮山爬山、赏花,或租一辆自行车,环村骑行,感受钱江源头的乡村慢生活。
龙门村:农家乐宾客盈门
在农村,老百姓口中的过节,还意味着丰厚的生态“红包”。
2003年、2006年,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来到浙江母亲河源头——开化县,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向。2013年底,衢州市不再考核开化县的工业经济和GDP。两年来,开化县全力推进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截至今年8月底,开化县域出境I、II类水达100%,空气优良率99.4%,在全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排名第一。
同样收获生态“红包”的,还有不远处的齐溪镇龙门村。早在半个月前,村里的258个床位已被全部订完。龙门客栈7号老板余广群说,国庆七天,他家6个床位全满,再加上农家乐,一天收入近4000元,至少还为4位村民带来每天近百元的收入。
中午时分,正在配菜的“欢聚农家乐”老板刘金苏告诉记者,刚过去的中秋节,店里一天的营业额就有8000元。国庆节期间,随着天气逐渐变好,每天的营业额直线上升,很快就打破了中秋节的收入纪录。村民汪配进每天的农副产品销售收入最少3000元。
龙门村党支部书记汪德刚告诉记者,2012年,龙门村人均收入4115元。2014年翻了一番,达到8653元。今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万元。
下淤村:招聘职业经理人
山好、水好、空气好的开化,吸引慕名而来的都市人。为让客人来得更多、留得更久,曾经偏僻的山村现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起大山外面的世界。“无线网络已全部覆盖”,开化山村,熙熙攘攘的人群,农家小屋墙上的绿色无线网络标志格外显眼。
山村也不再满足于只当信号的提供者,而是为自己所用。在下淤村,连上无线网络,一条“征集令”跳了出来:村集体新办的水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一位副总经理,全权经营管理村里的旅游开发。
“专业产业就要有专业人才。”叶志廷认为,“职业经理人”至关重要,他开出10万元年薪向社会诚聘英才。
目前,开化已有3个行政村办起旅游公司,其中,成立于2013年、由齐溪镇龙门村集体出资、19个村民共同入股开办的九溪龙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起步较早的一家。
“公司整合资源,盘活旅游经济,极大加速了‘富民强村’。”汪德刚说,村子的管理也应该走企业化之路。国庆后,他将着手企业转型,引入更专业的团队控股经营,并将全村公共资源以20%占比入股,让全村1060个村民都成为股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受益”的局面。
桃溪村:返乡创业正当时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村民开始转变思路、转换角色,主动迎接乡村孕育的更多可能。
“在我们侧前方的就是神仙潭,它的名字,源于一个故事……”下午,秋日阳光明媚,城关镇桃溪村游客纷至沓来,讲解员丰雪梅刚坐下,又马上站起来,向游客介绍着村子。一天下来,她要接待游客近100人次,“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300人次呢。”
丰雪梅是桃溪村9位乡村导游中的一员。去年,开化推行乡土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培养168位乡村导游。未来三年,开化还将培养包括一千名导游、一千名茶艺师、一千名园艺师在内的“十千万”乡土人才。
“到我们这里旅游,就是来享受乡村慢生活的”、“眼光好的年轻人,早就回来了”……相较于专业导游,自称是“半路出家”的胡艳华不按常理出牌,走到哪说到哪,“这边向日葵结了籽,所以才低着脑袋。”自然的对话,亲切的语调,让人耳目一新。
“村子变得越来越好,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一半以上的外出打工者回来了。”看到村民在出租木筏,胡艳华提起最近正热的村民“返乡潮”。可见,她讲解的不仅是村子的历史文化,更是村庄的现在和未来。
村民返乡,桃溪更盛。“乡村导游一个月收入1800元。”在丰雪梅看来,比起外出打工,在村里工作环境好,轻松自在,还能照顾到家里,闲时跳跳广场舞,与游客聊聊天,生活别提有多滋润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