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05日讯 (钱江晚报通讯员 吴康芬 孙丽雅 驻丽水记者 盛伟)在这个“美发师”、“形象顾问”等时髦词汇流行的今天,“剃头匠”这个名号貌似显得有些脱节。但你知道吗,仍有人不忘初衷,为这个听起来有些“俗套”的职业默默坚守。
在丽水松阳县象溪镇靖居村,村民们经常会看到一位提着破旧箱子,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老人,他叫许松达,是一名剃头匠人。
老许今年74岁,国庆长假,他依旧不肯休息,早晨九点,老人照例背起理发箱出门为长期不便出门的人剃头理发。
这是老人坚持了60年的习惯。60年来,他背着理发箱在方圆20公里的地方为人上门理发。老人说,剃头赚的钱基本只够抽烟,别人都劝他不要剃了,但他依旧选择坚守。
昨天,记者见到了这名长假期间依然在岗位上工作的老人,“我会一直干下去,直到不能动为止。”老人说。
剃头手艺炉火纯青
火的时候很多人办年票
金秋十月,群山环绕的松阳县象溪镇靖居村弥漫在淡雅的桂花香和橘香之中。
即便是国庆长假,许松达老人还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吃过老伴为他准备的稀饭,就开始捯饬理发箱。
理发箱背了几十年,也换了十来个。里面的物件由最初的纯手工剪子也换成了电动的剪子,但不变的是老人的手艺。从当学徒到独自上门,老人磨砺了60年,理发这门手艺也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许松达老人说,60年前想要理发,只能是等到逢集的时候,从村里步行几十里山路到镇子的集上剃个头。由于大家伙都赶在那天理发,有时要排上大半天的队才能轮上,十分不便。
于是许松达学起了剃头,只是在那个年代,剃头在人眼里不算是好职业。但许松达的愿望很简单,只求把肚子混饱。
15岁时,许松达跟着师傅学起了剃头,那个年代,基本以货郎送货上门为主,剃头的也不例外,也是送剃头到家。许松达跟着师傅走街串巷为人理发。
18岁时,许松达正式独立行走为人理发,开始了养家糊口的剃头岁月。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方圆几十里地许松达剃头水平最高,很多家甚至订年票等着许松达上门服务。因为此,许松达娶了老婆,还养活着三个子女。
60年如一日
上门为不方便老人剃头
该擦的擦,该洗的洗,捯饬半个小时,早上9点多,老人背着理发箱出门。
1米55的身高,不足80斤重的体重,这个瘦小的男人背着理发箱每天都要在乡村的小道上走上几个来回。
没走几步,老人拿出香烟抽了起来,这是老人的爱好,走一会抽一根,剃完一个头抽两根。如此一来,老人每天至少要抽掉一包烟。
走出一公里还是靖居村,63岁的李家法已经沏茶等着许松达了。
两人认识快50年了,许松达也为李家法理发近50年了。几年前,李家法中风留下后遗症,行走不便,理发更是离不开许松达,两人也成了知根知底的老哥们了。
李家法坐上小凳子,许松达抖开剃头围兜给李家法围上。在“咔擦咔擦”剪发声中,两人聊起了家常。
凭着几十年的剃头手艺,七十多岁的许松达手上的活儿不比年轻人慢,而且丝毫不伤到李家法。
15分钟后,李家法的头发被拾掇利索了。李家法照照镜子显得非常满意,但最让李家法满意的是最后的压轴戏——掏耳屎。
许松达拿出用了几十年的掏耳勺,揪住李家法的耳朵,眯眼往耳洞瞅了瞅,三下两下掏了几下。李家法惬意地闭上眼睛,脸上的表情很满足。
从剃头,掏耳朵到洗头,许松达用时30分钟。接过李家法递过来的8元钱,许松达背起理发箱又开始独自行走为行动不便的人剃头。
老人说这样“蛮快活”
他会一直干下去
这20年来,各色各样的美发厅在村镇建起来,找许松达剃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老人还是舍不掉老手艺,还是行走于大山里为人剃头。
每次出门,老人的行程在20公里左右,累了就在剃头人家的躺椅上睡一下,午饭就在剃头人家吃一顿便饭当作剃头费。
而每逢周末,许松达还会去敬老院给老人们剃头,顺便在敬老院看看电视打打牌。
“我现在都是给孤寡老人剃头,年轻人也看不上我的手艺。我乐意干,这样能长寿,我会一直干下去,直到我不能动为止。”老人说,这样他“蛮快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