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中国之蒿:屠呦呦和“523任务”
2015年10月05日 21:20:2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青黄之争

  1972年3月8日,“523任务”办公室召集所有参与单位,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抗疟疾药物研究会。屠呦呦在会上汇报了青蒿乙醚提取物的研究成果,举座振奋。

  屠呦呦报告的题目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疾中草药工作》。同样时代特征鲜明的是,这篇在青蒿抗疟研究上取得关键性突破的报告,并没有以个人署名的论文形式发表,而是迅速而自主地变成了集体的财富。

  那时,中国的科研工作普遍采用“大科学计划、大协作”模式,个体的成果和贡献,都由集体共享,协作攻关,凝聚成集体的成就。

  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科研成果“两弹一星”是如此,青蒿素的研究亦是如此;屠呦呦是如此,参与“523任务”的其他科研人员亦是如此。每一步抗疟疾药物研究的成果,都像接力棒一样在“523”科研团队中传递着,继续着先行者的成功,规避着先行者的失败。

  即便是在1972年的全国抗疟疾药物研究会上,将自己研究成果和盘托出的也不是只有屠呦呦一人。

  方辉是那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国内其他的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并确定了在中医典籍中出现次数多、抗疟效果比较明显的10种中草药重点研究。

  青蒿就是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不过,更被寄予厚望的,是效果更明显的常山和鹰爪。

  常山又名玉叶金花,是一种落叶小灌木,其根入药。科研人员从常山中分离出常山乙碱,确定为遏制疟原虫的有效物质,抑制率最高能达到80%以上。但常山的副作用同样大,服用后会造成剧烈的呕吐。苦于这种副作用一直找不到去除之法,对常山的研究未能完全成功。

  鹰爪是一种攀缘灌木,也是根部入药,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与常山相当。但是这种植物资源稀少,植物中的有效含量又低,很难大量提取,又被迫放弃了。

  在1972年的全国研讨会上,常山、鹰爪的研究仍被重点关照,还有科研单位汇报了仙鹤草、陵水暗罗等十余种中草药,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也达到了80%到90%。只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效果最为突出,从而激发了众多科研单位对青蒿的研究热情。

  1972年到1973年,青蒿素研究捷报频传。

  屠呦呦公开了自己的发现后不久,中医研究所“523”项目小组从青蒿乙醚提取物中,获得了定名为“青蒿素Ⅱ”的白色的针状结晶。不过,这种结晶在临床前的动物毒性实验中表现出了心脏毒性。

  是否执行原方针,尽快拿到现场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屠呦呦选择了富有当时特色的解决方式,“由屠呦呦带头共3人,经领导审批,住进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他们亲口试服了“青蒿素Ⅱ”。

  试服的结果显示,“青蒿素Ⅱ”没有毒性,但后来在临床上的表现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效果不好,又出现了较明显心脏毒副作用”。(后查明是片剂崩解度问题,即有效物质从片剂架构中溶解出来的速度问题,改用青蒿素Ⅱ原粉胶囊,证实有效。)

  而几乎就在同时,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借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方法,用乙醚从当地的黄花蒿中提取出有效单体。这种物质的临床试验没有毒性,且对疟原虫具有强效的杀灭功能,被命名为“黄花蒿素”。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则在会后专程赴京,到中药研究所取经。回到云南后,该所研究员罗泽渊利用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醚、甲醇4种有机溶剂进行了提取实验。她的提取对象是黄花蒿大头变型,简称“大头黄花蒿”。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把他们获得的有效单体命名为“黄蒿素”。就在这种晶体被提取出来时,负责“523任务”临床试验的李国桥小组恰好在云南疫区开展调查研究。原本调查任务已经收尾,准备撤离。但一听说有了“黄蒿素”,李国桥当即决定,不走了,马上开展临床试验。

  “黄蒿素”的临床试验结果出人意料地好,药效几乎“立竿见影”:恶性疟疾病人服药6小时后,疟原虫开始减少,16小时后,90%疟原虫被杀灭,20小时杀灭率在95%以上。

  三家科研单位制出了三个抗疟晶体,中草药抗疟疾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的同时,却也为此后旷日持久的争论埋下伏笔。

  “青蒿素Ⅱ”、“黄花蒿素”、“黄蒿素”,虽然在1974年已经认定为相同物质,但行业内至今仍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就在不同的名字上,牵扯的矛盾错综复杂。

  在植物学范畴里,青蒿和黄花蒿是同属菊科的两种植物,此后定名的青蒿素其实存在于黄花蒿中,青蒿中反倒没有。而在中医药领域,青蒿和黄花蒿却被统称为青蒿。

  中药研究所提取“青蒿素Ⅱ”晶体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时间最早,但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溶剂汽油法”大幅提高了提取效率,并且确定了优质黄花蒿产地,“523任务”后续进行的动物药理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研究,用的其实都是“黄蒿素”。

  青蒿素命名的“青黄之争”,成了一场纠缠不清的“文字官司”。直到1978年,“523”项目科研成果鉴定会上,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

  但争议并未止歇,以至于2000年版的《中国药典》中还在为此做着修正:将中药青蒿原植物只保留黄花蒿一种。

  且不管它究竟是该叫什么名字吧,在确定了那种针状晶体对疟疾神奇的治疗效果后,科研人员们马上开始分析,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

标签: 责任编辑: 沈正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