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3日讯 带着手铐,被告席上的一对年轻夫妻:一个低头不语,一个声音低沉地回答着法官的发问。旁听席前排坐满了这对夫妻的亲人,庭审现场不时传来一阵抽泣声。因为侥幸心理,一起酒后单车事故演变成了保险诈骗案,结果夫妻双双获刑。
去年6月4日深夜,家住越城区的黄某看完电影回家,身上的手机忽然响起,原来是朋友沈某叫他去柯桥区平水镇吃夜宵。当晚11时左右,黄某驾驶着租借的一辆黑色别克轿车赶往平水赴约。夜宵摊上,沈某介绍了几个朋友给黄某认识。初次见面,黄某觉得应该喝点酒敬敬刚认识的朋友,转眼两瓶啤酒下了肚。
等到吃完夜宵,时间已是凌晨1点左右。黄某驾车先送沈某到家,然后再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经过平水镇西湖桥附近时,黄某开着车点了一根烟,由于车速较快,低头点烟时,突然“砰”的一声,黄某驾驶的车子冲进了路旁的树林,还撞断了一棵树,车内的气囊纷纷弹出,直到撞上第二棵树,车子才停了下来。
惊吓之余,在检查自己没有受伤后,黄某给租车公司的钱某打了个电话,告知其车子被撞了。简单了解了情况后,钱某告诉黄某先报案,其余事情第二天再说。
挂了电话,黄某心里开始纠结。“因为出事故前我喝了两瓶啤酒,交警如果查到是酒后驾车,那后果就严重了。”1987年出生的黄某心想。于是,黄某又拨打了妻子汪某的电话,让妻子汪某来现场“顶包”。当晚1点多,已睡下的妻子汪某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后,赶到了事发现场。
“我老公告诉我,他喝过酒出车祸可能要被拘留,让我报警说车子是我开的。”汪某说,她就按照丈夫黄某的意思报了警。第二天中午,黄某又向保险公司“替”妻子汪某报了出险备案。车主钱某几次要求黄某去交警队开事故责任认定书,但担心妻子“顶包”的事实败露,黄某均告诉妻子不要配合。
不久,黄某因吸毒被拘。维修车子的事情暂时被搁置。直到去年10月,黄某从拘留所出来。车主钱某又电话联系了黄某,电话中钱某告诉黄某,只要黄某妻子出具事故处理授权书,钱某自己就可以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修车费走正规的保险赔付流程,不需要黄某及其妻子出面。
黄某觉得自己和妻子不用出面,出具了授权书后就跟自己无关了,于是同意了钱某的办法,授权钱某处理此事故。此后,黄某将自己与妻子手机卡都作了更换。
事后,车主钱某从保险公司拿到了6万余元保险金。但保险公司事后查看监控时发现,这起事故中开车的是一名男子。带着疑问,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试图联系黄某夫妇俩说明情况,但发现手机均已停机。于是,保险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今年3月27日,黄某夫妇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近日,经柯桥区法院审理后认为,黄某与汪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保险诈骗罪,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