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今日早报实习生 黄飘 记者 金洁珺) 半个多月前,杭州转塘的盲人推拿师陈师傅拨打了12345市长热线,反映杭城的不少公交线路在更换成新能源电动车后,到站外放提示音变小了,他常常会因为没有听见公交到站的提示而错过公交车。
这通电话引来不少关注。据了解,就在“十一”长假过后,杭城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的外放喇叭音量已全部调升。
今天是国际盲人节,设立这个日子就是为了增强社会对盲人的关注和关爱。盲人节前夕,记者跟随陈师傅一起,体验了一次他的“回家之路”。这一路,并不容易。
体验
盲道常常被占,只好贴着慢车道边沿走
陈师傅今年48岁,在转塘农贸市场附近经营一家盲人推拿店已经12年了。
陈师傅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店里。他熟悉店里和店周围的一切,比如他可以轻松地找到里间按摩床的位置,也可以不需要借助拐杖,便自如地跨过店前的台阶,甚至可以在店后车少的巷子里自在地溜达,听声音辨认出周围的邻居,和他们聊聊天。
这是他除了家之外最熟悉的地方。在这里,他的心情是轻松的,他可以如同正常人一般生活和工作。
然而,一旦他离开了这两个地方,他就成了一个“真正的盲人”。
陈师傅的家离推拿店并不远,出店门左转,右转后直走,经过两个红绿灯,十多分钟的路程就到家了。可是,即便这条路已走了上万遍,陈师傅也不敢掉以轻心。
10月11日上午,记者拜访了陈师傅,并陪着陈师傅一起走回家。
从店里出门前,陈师傅拿上了他的白色盲人拐杖,他一边小心翼翼地用拐杖往前探着路,一边迈着细碎的步子一点点地往前走。“推拿店前面的马路没有修盲道,等会儿拐弯的那条路上有,但是盲道常常被占,我只好走慢车道,贴着人行道的边沿走。”
没走几步,陈师傅就停了下来,他的拐杖碰上了隔壁店摆在马路上的晾衣架。
记者观察了一下,由于这条马路是非主干道,人行道很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混行,道路两侧还停放着不少车辆和杂物,对于盲人行路而言确实不方便。
过红绿灯路口,全凭耳朵听辨车辆停靠
就这样,陈师傅时不时地让着路边停靠的车辆,并尽量靠边走,总算安全地来到了第一个红绿灯路口。
在路口,陈师傅停住了,仔细用耳朵分辨红绿灯的变换。
“我们过马路,只能靠听——听机动车发动机的声音,停车时和车辆发动时,发动机的声响是不一样的。”陈师傅说,“听到所有车子都停下来了,我就走。”
“光靠听车子的声音来判断路口车流情况,那样是不是有点不牢靠?”记者不免有些担心。
陈师傅叹了口气,“以前,杭州红绿灯有提示音,挺好用的。那是在2011年,杭州举办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的时候,不少路口的红绿灯都装上了声音提示系统,绿灯亮起的时候就会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还有更早些的时候,我记得延安路银泰附近的斑马线上也有这样的提示器,但是不知道现在为什么都没有了。”
陈师傅感慨,“那时候出行比现在方便多了,过马路胆子也大了。”虽然现在陈师傅过马路时,大多数司机都会停下车来,但还是有极个别司机不肯让路,“有一次在香积寺路附近过马路时,我就差点被撞了。”
公交车外放提示音,往往听不清楚
“其实,我们盲人朋友平时都会尽量减少出行的次数,但有时候去残疾人培训中心培训,或是盲人协会组织活动时,我们就要出门了。说到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基本上都是搭乘公交车。这时候,公交车的提示音也很重要。我常搭乘4路和308路车,但前段时间我挺郁闷的,经常错过这些班车,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些线路换了新能源电动车,新车的外放喇叭声音变小了。”陈师傅说。
对此,陈师傅拨打了12345市长热线反映问题。记者日前从杭州市公交公司了解到,就在今年“十一”长假过后,杭城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的外放喇叭音量已全部调升。
尽管如此,陈师傅还是感到盲人在市中心坐车不方便。陈师傅告诉记者,因为市区一些大公交站的公交车多,经常出现好几路车同时到达的情况,而排在后方的公交车还没来得及完全进站,司机就会按下播报到站信息的按钮,如此一来,对于像他这样的盲人朋友,最重要的“几路车,开往什么方向”的信息就会错过。“我记得最多的一次,我错过了3辆公交车。”陈师傅说。
纵深
380套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如今去了哪儿?
那么,陈师傅受访时,念念不忘的红绿灯语音提示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装置?这些装置为何最后又会被拆除?
据了解,这套系统的标准名称为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这是在2011年杭州举办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前夕所铺置的。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0年底,黄龙体育中心等场馆周边及交通要道口装上了380套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这套过街提示系统能清晰地描述哪个方向是红灯或绿灯,并准确报出绿灯的秒数。
昨天,记者沿着黄龙体育中心周边的曙光路、体育场路路段寻找,走了几个路口,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盲人过街语音提示设备。
那么,当初这380套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都去哪儿了呢?记者咨询了相关主管部门后了解到,2011年后,由于道路修整建设等原因,那些配备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的红绿灯已全被拆除了。
便民与扰民之间,如何寻求平衡点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杭州市残疾人无障碍促进协会会长张华,张华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不过张华表示,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的拆除,还与一些市民投诉提示器夜间提示声音过大,造成扰民有关。
“杭州这近20年来,陆陆续续在一些路口试行过这类盲人过街装置,但是试行后效果并不佳,而且有市民投诉声音过大,最终还是被拆除了。”张华说。
2004年,杭州在创建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的同时,先后在凤起路环城西路口等地装了32套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但这32套系统在装上不久后也难逃被拆命运。
“说实话,如果有语音提示系统,盲人过马路就真的方便多了。”张华从事残疾人无障碍建设工作多年,身边接触的视障朋友很多,“他们很多不愿意出门,就是担心出门不方便,没有家人陪伴,危险太多,不愿走动。”
张华认为,盲人语音提示系统与市民的诉求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只要调节一下提示器音量,分好峰谷时段,降低夜间音量就行。之前我们也听到有人抱怨‘滴滴滴’的绿灯提示声难听,那更改成更合适的声音就行了嘛。”张华说。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的看法。有市民表示,盲人语音提示系统安装的初衷是好的,方便了盲人朋友出行,至于噪音“扰民”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调整解决。有市民觉得,盲人也是这个城市里的居民,让他们如何更安全、便捷地生活在这里,是需要大家思考的,也是需要大家包容的。还有市民认为,对待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不能搞“一刀切”,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智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