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李阳阳)肿瘤科病房是一个让人发怵的地方。
昨天,杭州依旧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浙大一院肿瘤外科病房,阳光穿过玻璃窗,落在白色床单上,一个男孩半坐着,双手抱着膝盖,脑袋对着窗外,静静地望着。
男孩耳朵边有根吊针,连着一个很大的乳白色液体袋。少年现在离不开这个袋子,已经无法进食的他,所有营养来源只能靠袋中的白色乳液。
17岁的这个少年,是一个胃癌晚期患者,也是我这次要采访的对象。
他叫刘旺,如果没有得胃癌,他和这个年纪的所有年轻人一样,爱刷微信爱泡论坛,爱吃饭爱运动,有很多很多远大的理想,也有很多很多想去的地方。17岁,正是看这个世界一切都美好的年纪啊。
刘旺找到媒体,是想找一个人。
“他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尽快实现他的这个心愿,晚了,可能就没机会了。”刘旺的妈妈说,一年前,在浙大一院治疗时,一位不愿意留名的好心人,给刘旺捐了1万块钱。“这个人,我们没有见过,她是通过护士给的,只知道她是女的。”刘旺想找到那位好心阿姨,当面说一声“谢谢”。
拿了别人的钱,连一句谢谢都不说,甚至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心里觉得很过意不去
初见刘旺,他有点害羞。说起好心人,他才打开话匣子。“去年,也是在这里。我妈递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有一万块钱,她说是一位阿姨留给我的,但是对方没有留下姓名电话,当时我跟我妈说,我会好起来的,等病好了就去找阿姨,当面谢谢她。”
“觉得拿了别人的钱,连一句谢谢都不说,甚至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心里觉得很过意不去。”刘旺妈妈补充说。
医院肿瘤外科护士长章海滨也很热心,马上帮忙联系,找到了当时转交信封的护士。不过,一圈下来还是一无所获。“确实没有有价值的信息,她当初好像也不想让刘旺知道,听说她后来给护士站打过电话询问过刘旺病情,但还是没有留下联系方式。”章海滨说,只知道对方是位病人家属,40多岁。
我们家一直没出过大学生,本来我被寄予厚望的,谁知道这样了……
刘旺妈妈快步走了出去,在走廊拐角处抹掉了眼泪:“他从未喊过一次疼,他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但一直都很平静,甚至跟医生说不想继续化疗了,他不想给家里添负担。”
刘旺不是个外向的男孩。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话不好当着妈妈的面说,在QQ上的刘旺要活泼一些,也更愿意敞开心扉。
对于父母,他一直是愧疚的。
他说,他之所以叫“旺”,是爸爸看到电视上的广告取的。“我们家一直没出过大学生,本来我被寄予厚望的,谁知道这样了……”
刘旺一家来自安徽,他的父母在杭州打工快十年了。为了孩子,这对夫妻拼命送快递。刘旺也很争气,考入了杭二中。可就在读高一的时候,他被查出胃癌。“平时偶尔有恶心呕吐,初二做过一次胃镜,都正常,高一时检查发现胃部肿瘤已经很大了。”
这么小年纪的胃癌患者,很少见很少见
浙大一院肿瘤外科主任滕理送教授对这个小患者印象很深。“我从医30多年了,医院每年都有300多例胃癌患者,但他是年龄最小的。胃癌,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不好的生活习惯,但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也觉得想不通,就像一辆新车,怎么也想不到发动机会有问题……他生活很注意,腌制品从来不吃。”
为了帮助这个17岁的男孩,滕理送教授带领的治疗团队也在想一切办法。“他和我们很多医生的孩子一样大,我们非常能够感同身受,我甚至想过,有那么一天,刘旺长大了,有一天来我看,笑着对我说,滕伯伯,我就是你当年救的那个小男孩。”教授说,留给刘旺的时间确实不多了,但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