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 昨天,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份涉老年人案件的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就湖州地区法院老年人权益司法保护状况与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新状况1
手头有些闲钱的老人容易被骗
白皮书指出,因为城镇老人很多有退休金、养老金等,平时支出又不大,手上会有一些闲钱,老年人又很容易被蒙骗,因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案件、民间借贷案件、诈骗案件等多发生在城镇老年人中间。
案例
2014年以来,蔡某组织孟某等人冒充医学院校实习生到公园、菜场附近以免费量血压的方式,登记老年人信息,次日以免费体检为名,骗得老年人信任,将老年人骗至酒店会议室听健康讲座。讲座则由史某等人冒充医学专家给老年人门诊,以898元的价格将廉价保健品充当具有治疗效果的药品推销给老年人,先后有十余名老年人受骗,共骗得8万余元。
蔡某等人因诈骗罪,分别被判刑并处罚金若干。
昨天,湖州法院特别提醒,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频发,除了案例中的“保健养生购物”,还有“神医治病”、“通信诈骗”、“集资诈骗”等等,骗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希望老年人务必提高警惕性,多多关注社会各界关于防诈骗的相关宣传报道,谨防上当受骗。
新状况2
老年人再婚子女以拒付赡养费相威胁
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湖州地区涉老年人的案件总量,从2012年的1525件增长到2014年的3910件,2015年上半年已受理2245件,但传统涉老案件数量反而有所下降,如赡养纠纷案件的数量逐年减少,今年上半年仅受理5件。
但与此同时,法院遇到了因老人再婚而引发的赡养纠纷案。
白皮书指出,老年人再婚现象越来越多,子女因为担心自己父母的新配偶结婚动机不纯、可能影响其继承财产等原因,老年人再婚受子女干涉现象比较严重。
新状况3
退休老人索赔时也会要求误工费
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的涉老民事案件中,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提供劳务者受害等人身伤害类案件最多,有5315件,占涉老案件总数的50.3%,而婚姻家庭类案件才399件。
白皮书分析说,由于老年人反应能力比较差、交通意识比较薄弱、碰撞或摔倒后极易受伤,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受伤率高、鉴定率高,导致涉老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周期相对较长。
而另一方面是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身体依然硬朗,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六十岁后外出务工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老年人在索赔时也会提出误工费。
案例
2013年11月,沈某驾驶无牌二轮摩托车行驶时,与路人老朱相撞。
老朱受伤住院治疗,后经司法鉴定已构成十级伤残。
70岁的老朱,是个农民,受伤前仍从事体力劳动。他向沈某索赔16万余元,其中就包括了6个月的误工费。
双方的主要争议焦点就在于老朱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其误工费应否支持。
法院审理认为,老朱是农业户口,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有劳动能力,长期在农村从事泥工工作,因本起交通事故致其误工,实际收入减少,故酌情予以支持老朱诉请的60天误工费4000余元。
案例
林大爷已年过七旬,2003年老伴病故后一直单独居住。去年,林大爷经人介绍认识邻村60多岁的丧偶老太沈大妈,决定相伴终老。
没想到林大爷的儿子知道后坚决反对老人再婚,并以停付赡养费相威胁,两位老人登记结婚后,儿子便不再支付老人赡养费,林大爷无奈向法院起诉,要求儿子支付赡养费。
法院经审理认为,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受法律保护,老人再婚组成新家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也并不因此消除。(都市快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