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起伏,“得意”的并不总是“大佬”。据国内媒体报道,刚刚公布最新财季报表的宝洁,中国市场销售额大幅下降,原因是其帮宝适(Pampers)婴儿尿布品牌的市场份额被日本品牌挤占。
对宝洁这样的国际消费品巨头而言,一时“失手”也许算不上太大的事。但值得玩味的是,对“失手”原因,宝洁公司高管坦承:宝洁的错误是,低估了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潜力。结果,消费者越来越高端,而这意味着宝洁在往下走。
市场是老师,市场如学堂。宝洁的反思,也是值得我国本土企业去认真思考的重要一课。
这一课的核心要义就是:需求结构的升级,是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大逻辑的一个核心维度。不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要分享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红利,都必须以此为竞争立足点,积极主动,顺势而谋、因势而动。
对亟待转型升级的浙江大量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顺应把握需求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价值。
盘点浙江传统制造业的家底,纺织服装、鞋类箱包等等消费类产业占有相当大比例,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拥有了一批有较好市场口碑的自主品牌,成长起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因此,在抓住需求结构升级的机遇上,“浙江制造”理应有先发优势、先行一步。当下,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不少传统制造企业的当家人看不到机遇。其实呢,历史性的大机遇就在身边!
机遇触手可及,谁能成为需求结构升级中的赢家呢?显然,只有市场能够最终提供这份名单。但对浙江企业中的“有心者”而言,近年来内需市场发生的一些现象,已经折射出一些如何顺势而为的基本线索。
其一,无论是日本产电饭煲、马桶盖被抢购,还是洋奶粉称霸国内市场,所有这些消费现象都表明,内需市场的竞争基础将从性价比转向品质。必须更清醒地认识到,“短缺经济”背景下形成卖方市场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多个产业的产能过剩,由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决定的买方市场升级已经拉开帷幕,品质将日益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资格,高品质供给能力将成为竞争决胜的主要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企业曾经因公开销毁不合格产品,打动了众多消费者,一举成名。但今后,类似事件估计很难再打动市场和消费者,因为这不过是产品供应方的基本职责。也是因为看到中国消费者对产品更高品质的追求,一时“失意”的宝洁正在试图推出高端纸尿裤产品。
其二,“小米”的成功表明,需求结构升级意味着新制造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新时代,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拼创新”比“拼汗水”更重要。也正是从这个角度看,需求结构升级既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良机。面对需求结构升级,所谓的中小企业和行业巨头、国际大鳄,在一定意义上,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因为,所谓需求结构升级,除了意味着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追求外,另一大特征就是个性化和多样化,而在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能力上,中小企业乃至初创企业其实具有一定的不对等竞争优势。换言之,消费升级其实也是市场格局重建的过程,这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企业提供了大量成长机会和空间。
其三,“互联网+”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对接个性化消费时代的最佳通道——不仅快捷,而且成本较低。浙江是出口大省,但在“前互联网+”时代,寻找、培养用户只有线下开店一条路,其成本之高让绝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望而却步。步入“互联网+”时代后,不仅低成本对接用户成为可能,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进而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也成为可能。而浙江“互联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制造企业理应把握好这一得天独厚的转型升级新优势。笔者曾经采访过嘉善一家家具定制企业,该企业所有订单都是网上下单,完全个性化定制,通过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且订单多得来不及做。“互联网+”能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市场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兴,逆之者汰。快,跟上奔跑的消费,做中国经济的“新英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