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吕玥 金春华)浙江,是古越文明的发祥地。在台湾早期住民中,就有古越人的后裔。在温州洞头县,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的亲情不容辜负,两地隔海相望、地缘相近、文化相同的情缘深厚绵长,这使浙江成为两岸开放伊始台企投资的前沿地带,也成为两岸各项交流往来的一个大舞台。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台两地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基层交流日益密切,高层互访互动日趋频繁。在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不断推动下,浙台交流合作佳音频传、华章不断,在海峡两岸的云水之间留下一段段佳话。
携手合作
互利共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早在1988年,浙江这片东海之滨的沃土,就吸引了台湾同胞以“台商”名义前来注册、投资。
2004年2月9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做好“北接上海,东引台资”这篇大文章,切实加大引进外资、台资力度。
随后制定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台商投资环境,对台资产生了强大“磁吸”效应。
2006年8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台湾企业考察团时,向台湾企业家发出邀请,欢迎他们来浙江考察,促进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浙江张开热情的双臂,众多台企接踵而至。从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台塑集团落户宁波经济开发区,到台湾科技大企业富士康集团投资建设嘉善科技园,台商投资浙江的力度和规模越来越大。
一大批从事高端制造的台资企业进驻,为转型升级中的浙江经济提供了新的助推力。2004年底,台湾奇美集团投资的液晶模组生产项目落户宁波保税区,陆续吸引了数十家台湾和浙江的配套企业跟进,总投资达20多亿美元。这些企业在宁波保税区及周边落户,迅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液晶光电产业链。与此同时,食品行业中的康师傅、旺旺、两岸咖啡等,也成为两岸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浙台两地贸易不断深化。2010年以来,浙江对台进出口贸易额连续5年保持在120亿美元以上规模;2014年浙江对台进出口额达127亿美元,其中进口99亿美元,台湾成为浙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对台经贸合作工作的持续加油推进。
2007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杭州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提出希望有更多的台湾朋友来浙江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共同推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和扩大人员往来,促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随后,2009年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2011年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例会、2012年首届两岸文创产业合作论坛等中央对台活动都在浙举行。2010年,“浙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代表团专门赴台,以“探亲会友、交流合作”为主题,沿台北、台中、台南一线一路南下,到社区、乡村、企业、大学等进行多层面的参访沟通,并在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开展对接,让浙台之间亲情更近、互惠更多。
天台县石梁镇石梁村等5个村的村民不会忘记,正是在当年浙台农村基层交流座谈会暨台湾水果采购签约仪式上,他们与高雄县的5个村结为友好村坊。我省从高雄农户手中现场采购凤梨等水果,签订总价值人民币1500万元的农产品采购合同,双方建立长效交流对接机制,通过农博会、优特农产品展销中心等一系列平台,为台湾农产品进入浙江市场拓宽渠道。
近年来,两地合作不仅迈入常态化、机制化,还从传统制造业向农业、文创、教育、金融等多领域拓展,呈现新的发展态势。2013年8月,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杭州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表示,两岸同为一家人,浙江将继续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为广大台湾同胞投资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根据同年发布的《浙江省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发展规划》,到2020年,浙江将形成若干个规模大、产值高、结构优、效益佳的一流对台经贸合作平台,扩大投资合作,形成若干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以及超百亿产业链。
放眼未来,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无限辽阔,浙台两地必将实现更大的互利双赢。
血脉相通
薪火共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浙台两岸在艺术、教育、宗教等文化领域一脉相承。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2008年12月18日,已经微觉清冷的杭州西湖边,忽然热闹起来。玛瑙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80多年前,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的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连横曾在玛瑙寺寓居,留下了“归来吐气如长虹,磨刀霍霍歼胡戎”的佳句,表达了对杭州深沉的倾慕和思念。
当天,“连横纪念馆-台湾文化展”开幕。这小小一寺,积淀着杭州这座古城悠远的历史文化,更与宝岛台湾的渊源紧紧地连在一起。
文化是传播交流的桥梁。一轴《富春山居图》,神韵超逸,极尽国画之典雅、文化之瑰丽,又因“富春合璧、两岸同缘”之故事,成为历史之传奇。
2011年5月26日,应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邀请,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赵洪祝率浙江省代表团,赴台湾展开“富春合璧、两岸同缘——浙台文化交流之旅”活动。
参访期间,浙江省代表团重点参加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举办佛教文化、旅游文化、中医文化、美食文化、文创产业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与此同时,两岸各界还在经贸、农业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中小企业等众多领域寻求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浙江代表团在台举办了近20场专项活动。在宝岛台湾画出了一幅亮丽的“浙台合作图”。
国将兴,必尊师重教。浙江与台湾两地教育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两地教育互动频繁而愉快。自台湾2011年起开放大陆招生,浙江是累计被台湾高校录取考生最多的省份。2010年7月,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组织了首批30位高职教师前往台湾参加短期培训。同一年,在古城金华,“青春飞扬、书香两岸”浙台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两岸高校共有师生10万余人次参与了此活动,不仅加强了两岸大学生之间交流,对于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亦有重要意义。
禅宗作为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蕴含着深刻的中华文化。2006年,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禅宗大德星云大师访杭,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14年,星云大师再访杭州,受到了省委书记夏宝龙的亲切会见。
夏宝龙对星云大师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敬佩。星云大师祝愿中国梦早日成真。
云水相望终相会。浙台两地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深入,引发两岸人民的广泛共鸣。
民间交流
情深意长
浙台两地有着特殊渊源。浙台民间交流也一直是两岸人民关注的话题,尤其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地民间文化交流交往的进一步热络,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2008年,这是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年份,它开启了浙台交流史上的新篇章——
6月13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订《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我省被确定为首批开放省份之一; 7月18日,浙江省居民赴台游正式实施,标志着浙台两地交流与人员往来步入新的阶段;8月10日,杭州市政府与台湾南投县政府签订《杭州西湖与南投日月潭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协议》,成为海峡两岸文化界“两湖联姻”的美谈。
一湾海峡,阻拦不住血浓于水的深情。2009年3月12日,浙江首批千人赴台旅游团从义乌搭乘专列由厦门循“小三通”路线赴台湾旅游,创下“小三通”实施8年多来,大陆游客单日从金门入台的最高纪录;7月,“海洋拉拉”轮搭载318位浙江游客,从台州港大麦屿港区驶向台湾宜兰苏澳港,标志着浙江与台湾之间的两岸海上客运直航正式启航。
一湾海峡,隔不断民心所向。2009年5月29日和11月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分别率团首次来浙江参访。赵洪祝在两次会见中皆指出,浙江已成为大陆与台湾联系最为密切的省份之一和两岸交流、人员往来的热点地区之一,期待浙台能有更多的互动,推动各项交流合作向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
两岸人民同宗同祖,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割断,交流往来的趋势不可阻挡。共同的信仰让两岸人民团结在一起。2015年9月,以“弘扬中华妈祖文化,促进浙台交流合作”为主旨的第四届浙台(苍南)妈祖文化节在苍南县妈祖园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海峡两岸数千民众参加了仪式,见证了两岸团结互助、荣辱与共的深刻情谊。
患难时刻,更见证了两岸人民的浓浓亲情。2009年那个夏天,台风“莫拉克”给浙江与台湾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对台湾南部灾区同胞的遭遇,浙江人民更加感同身受。全省人民积极开展自救的同时,迅速发起“跨越海峡的爱心——援助台湾受灾同胞”捐款活动,仅两天时间,就募款逾4000万元人民币,后来又增加到近4900万元人民币。
台风过后20天,8月28日晚上,“第三届台湾浙江文化节”在台湾中台禅寺拉开帷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赈灾义演新版越剧《梁祝》,感动了现场5000多名观众,晚会共募集善款3000多万元新台币,全部捐赠给台湾南投县用于救灾。
放眼未来,青年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希望,两岸民间交流必将在他们身上延续、深化。夏宝龙曾在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上寄语两地青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加深感情,凝聚力量,为促进两岸文化交融,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自2004年至今,已有1066名台湾大学生参加台湾大学生浙江夏令营活动,他们与浙江学子一道,共同承担起使命。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必将为浙台合作交流翻开新的篇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