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15习马会 > 浙报全媒体 正文
连横纪念馆7年迎客50万
2015年11月07日 08:48:32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杨晓政 本报实习生 范雨涵 唐韵清

  游客正在参观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连战时的照片。本报记者李震宇摄

  游客参观连横纪念馆

   浙江在线11月07日讯 (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杨晓政 本报实习生 范雨涵 唐韵清)在游客如织的杭州北山街,有一座园林庭院般的涉台纪念馆。因为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史学家、“台湾文化第一人”连横先生在玛瑙寺居住过,让这个千年古寺有了另一个名字——连横纪念馆。

  以入口延伸的中轴线为分界,纪念馆东侧分别是台湾自然环境厅、台湾历史文化厅和台湾少数民族厅,西侧则是台湾人物志厅、传统工艺厅、现代工艺厅,中轴线往北连接的是连横先生事迹厅。一共7个展厅,里面陈设的580多件展品,全部都是从台湾过海而来。

  有想要去台湾游玩的朋友,可以先去连横纪念馆体验一下,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台南孔庙、赤嵌(kàn)楼,了解传统的竹编、草编工艺等台湾元素。

  层层递进的庭院艺术

  让大文人流连忘返

  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这曲径通幽的地方。沿湖往西漫步,路过北山街38-40号抱青会馆后,不过百米,街北有一条3米宽、约50米长的细小窄巷,入口处立一木质门楼,上书“连横纪念馆”。穿过小巷,豁然就能进到这座掩映在西湖边的静谧院落。老底子,杭州人叫它玛瑙寺。

  1926年初春,连横先生在编撰完《台湾通史》之后,停刊他创办的《台湾诗荟》,实践了“他日移家湖上住”的西子之约,和夫人沈少云来到杭州,安家于玛瑙寺内,研究整理文史资料。当时连横先生的儿子连震东正在日本东京留学,他便利用暑期放假来杭州玛瑙寺与父亲连横、母亲沈少云团聚。据连震东回忆,当时,父母曾带他游览于六桥三竺之间,每到一处,连横总要为连震东讲解其中的历史文化。连横先生对杭州的人文古迹相当了解,还利用空暇时间编辑完成了他的又一部诗集——《宁南诗草》。直到1927年1月,连横才携眷离杭返台。

  188岁的古香樟树

  是连氏三代共同的记忆点

  走进连横纪念馆,入眼的不是成群的建筑,而是一条长长的青石板铺成的中轴线,向北延伸,一直到纪念馆的最深处。入口庭院里的老香樟树,已经188岁,它见证了连横先生在玛瑙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后来玛瑙寺与连横纪念馆结合的一大因素。

  2006年4月,连横先生的长孙连战首次在杭州参访,他从一个浙江记者处得知祖父曾来杭州两次,其中一次在玛瑙寺住了近一年,便立即改变行程到玛瑙寺参观。当连战先生走进玛瑙寺时,便被这老香樟树所吸引。据连战先生讲述,其父亲连震东告诉过他,“玛瑙寺里有一棵大香樟树,我和你的祖父曾在树下吃过饭。”所以当连战先生看到这棵古香樟树时,一眼便认出了这是父亲和祖父的纳凉之处,当时便在这棵树下站了许久。

  9年过去了,连横纪念馆副馆长胡玲玲及其他馆内工作人员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这一幕。胡玲玲说:“我不记得连战先生默默静立在那儿有多久,但是这个定格的画面我永远不会忘记。”

  祖父、父亲和连战先生可以在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相遇”,站在这棵香樟树下,连战先生感叹:“这真是一段奇妙的缘分。”连战对玛瑙寺的建筑及环境保护极为赞赏,提出了将玛瑙寺建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平台的设想。

  经过两年时间,2008年12月18日,“连横纪念馆-台湾文化展”在玛瑙寺揭幕,连横纪念馆也正式开馆。

  当日的开馆仪式上,时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就曾说到:“连横纪念馆是一间教室。人们来到这里,缅怀连横先生的生平,认识连横先生的思想,一定会从中受到许多教益,引发深刻的启示。”

  木雕工艺、油纸伞

  浓浓的民俗风情

  其实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连横纪念馆在2013年被文化部确立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成为当年大陆首批设立的10家基地之一。连横纪念馆开馆至今,已经接待台湾游客350批次,提供讲解3500多次,累计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在许多台湾游客看来——“在大陆居然有这样一个集中、系统展示台湾历史文化的地方”,都为连横纪念馆丰富而纯正的“台湾风情”所深深折服。

  那到底有什么精彩看点?传统工艺厅一楼展示的是竹编工艺、草编工艺、木雕工艺,二楼则是蓝染、纸灯笼、油纸伞等带有相当浓厚地方色彩的工艺作品。还有展示台湾城墙基石的台湾历史文化厅,展示台湾岛的形成、特有生物、观光景点的台湾自然环境厅等其他5个展厅,也各有特色和风俗。

  想要去台湾的朋友,不妨先去连横纪念馆感受一下吧。

  专题:两岸一家亲“习马”会未来

标签: 习马会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