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 一笔66年前的欠债,在85岁的郑大爷的心头压了大半辈子。近日,他在女儿的陪同下,拄着拐杖来到宁波市慈善总会,从兜里摸出码得整整齐齐的1万元钱,交给工作人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了却心愿。
一笔旧账让他牵挂了66年
他说,60多年前母亲病逝时,他曾向一家棺材店老板赊了一口棺材,此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还债,因此要以棺材店老板的名义捐出这笔钱,用来帮助宁波的困难家庭。
老人动情地说:“这笔债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欠人家的债不还,心里总是不安。为了却心愿,我到市慈善总会送上1万元,作为这位老板的慈善捐款,以表达对他及他儿孙们的深深感谢!”
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动人故事?昨天记者联系到了郑大爷和他的家人。
1949年,国民党的飞机轰炸宁波,郑大爷家在北仑大碶的房子被炸毁了,母亲也于那一年在贫病中去世。姐姐家贫,且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哥哥在外当学徒,弟弟尚年幼,郑大爷当时只有19岁,作为家里惟一的依靠,必须出面处理母亲的后事。
“跑到棺材店里一询问,要几百斤稻谷才能换一口棺材,可是我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啊,急得只有流眼泪!”郑大爷回忆。
棺材店的老板看他可怜,便答应赊给他一口棺材,赶紧让母亲入土为安,待今后有能力时再还债,就这样帮他渡过了人生的一个大难关。
1964年,已经工作的郑大爷再次想起这笔“老账”,赶紧到街上去找这家棺材店,没想到棺材店早已关门了,老板也不知去向。上世纪80年代,他又去找过一次,没想到这一次整条街都拆迁了,更是无从打听。
“当时葬母心切,年纪又小,甚至连老板的名字都没问,自然是无从查起了,这事就这样成了我终生的遗憾!”郑大爷感慨道。
“这是最好的报恩方式”
前不久,郑大爷在媒体上看到,一位老人因为找不到债主,就用债主的名义捐钱做了慈善,这让他心头一动:“这不就是最好的报恩方式么?”
于是,他决定亲自到慈善总会,捐了这笔善款。
“我爸爸平时从不借钱,他花的钱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因此这笔66年前不得已的欠款,就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经常跟我们念叨。”郑大爷的儿子郑先生说,和许多老人一样,他父亲平时非常节约,去年脑梗发作,行动不便,但他每次出门都舍不得坐出租车,要么拄着拐杖走,要么坐公交车,这1万元对于他来说是个大数目。
“爸爸一生不愿欠钱,不愿欠情,如果这老板还健在的话,已有一百多岁了,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想找到这位老板或他的后人,当面说一声‘谢谢’!”郑先生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