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陈志农 叶晖 通讯员 邵韵立)双休日,三门扬戈影城内人头攒动,一旁的图书馆里,几名中学生正在静静地看书;启明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有为图书馆内更是热闹,近百名家长和孩子正与志愿者一起参加“博雅乡村”活动,了解和探讨美丽乡村、环境保护……
三门县的这些公共文化设施,都是政府引导民间资本建设的。
三门县经济基础较弱,财力有限,如何用有限资金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三门县委、县政府提出“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要求,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
短短几年里,一批由社会力量自发建设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陆续建成投用。截至目前,已建成启明博物馆、高天翔艺术馆、有为图书馆等非盈利性文化类场馆10个,在建的还有三门民俗馆、非遗展示馆等民办馆,总投资近2亿元。
利用财政有限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位于三门县老城区和大湖塘新区交界区,有一幢占地近20亩,风格独特的四层青砖仿古建筑,这就是三门县启明博物馆。这家投资8700万元建成的私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000余件,设佛像、陶瓷、金银器、珍宝等6个展厅,很多是一级文物。三门县根据相关规定,对启明博物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补助。考虑到博物馆免费开放、运营负担重等因素,由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补助(从2014年开始,时间暂定5年)。
三门县文广新局局长郭萍告诉记者,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一直很鼓励,并努力帮助化解民办馆的各种生存危机。对于群众自建的文化设施,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根据文化设施规模、开放时间、人流量等,政府每年给予不低于3万元的经费补助。
内容丰富多彩的民办馆,成为三门公共文化建设中一道靓丽风景,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