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 2015年,有两个词火了,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供给侧”。然而,当这两大热词碰撞在一起,又会产生怎样闪耀的火花?这是一个极具魅力的问题。
不得不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真是幸福至极!谁能够想象,足不出户可以买全球,出门购物不用带钱包,两个字:爽呆!连我那不爱赶时髦的老爸、老妈,对电脑上网不感冒,却都不约而同迷上了“苹果线上生活”,每天端着一个iPhone或iPad,刷微信、读新闻、看视频、玩游戏,出门打车、买菜、逛商场,带个手机,支付宝一刷,搞定!
如今,我们已有将近9亿人,每天享受着移动互联网世界的便捷与新奇。刚过去的“双12”,一觉醒来,神马都半价,超市里人山人海,疯狂抢购从线上蔓延到线下,马云就这样用支付宝搞定了中国大妈,一个字:牛!更别提那每年让许多人半夜抢到手抽筋的“双11”,需求侧如此狂热,恰恰印证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势不可挡。
互联网,就像一座桥梁,让需求侧与供给侧光速对接,让供应链到销售链通行无阻;互联网,更像一台引擎,为企业更新创新驱动力,不断催生出新业态。
“互联网+”时代,谁都想成为那头站在风口上飞起来的猪。大小企业纷纷触网,只因市场需求就在网的那一头。不过,倘若你以为“互联网+”就意味着网络平台、电商经济,那就太小看它了。“+”,这一个加号,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物理叠加、数据传递,更有深刻的化学变化在其中。
火爆的打车软件,是共享经济的最好代言人,消费者可以更便捷、更实惠地获取服务,生产者可以更高效、更低成本地提供服务,供需匹配度瞬间飙升,闲散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再来看上门经济,现在最时髦的事情,莫过于下个APP、关注个公众号,网上下单,约厨师、保姆、美甲师、按摩师上门服务,掌握专业知识的人们——包括教师、医生、健身教练等,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时间与技能,个体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人人互联的新世界。供需重构,精准匹配,互联网由此推动了传统企业的重启与升级——“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全新的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供需关系。紧跟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互联网不仅为供给体系提高质量与效率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平台与动力。它改变的不只是行业,更是整个世界的运转方式。
当需求与供给实现了紧密互联,当个性化生产、数字化生产不断涌现,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充满创新活力的阳光照进现实。“互联网+供给侧”,创新驱动已启动,在加速的火花中,我们看见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