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浙大附中开设“西湖情怀课程”——抒家乡情怀育美好心灵
2015年12月19日 07:54:5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滕媛媛

   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滕媛媛)西湖的形成原因、西湖的治理历史、西湖的文化景观……翻开课本,浙大附中高二学生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18日,在这堂名为《西湖的前世与今生》的选修课上,老师张为群娓娓道来,一词一句中传递着朝夕相伴的西湖山水文化,表达着浓浓的家乡情怀。

  这节特别的选修课,就是浙大附中开发的“西湖情怀课程”中的品牌课程。西湖之滨,宝石山麓,浙大附中向南走5分钟就到了西湖水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师生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享用着这份世界文化宝库。

  “培养年轻人的爱国情怀,要从爱家乡开始。结合地方资源来育人,就是希望能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浙大附中校长申屠永庆说。在他眼里,学校周边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化韵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学校独一无二的隐性课程。

  走进浙大附中,学校里、课堂上的“西湖元素”越来越多——“湖在课中,课在湖中”已然成为该校教育中靓丽独特的文化景观。秉持“文化立校、课程育人”的思想,学校先后开设了《西湖历史文化名人》、《西湖文学》、《南宋官窑文化》等10多门西湖主题课程,不少课程一推出就遭到了“秒杀”。用浙大附中人的话说:“身处西湖核心风景区的我们,理应担当传承西湖文化精神的责任。”

  利用得天独厚的西湖文化资源,学校引导学生们走进自然,让学生边学习边亲历西湖的山水,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学科知识,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学校的文学社以“湖畔”命名,孕育了许多“青春写手”,在省市乃至全国中学生文学比赛上崭露头角;学校老师马丹以西湖民间故事为主题,引导漫画社的学生们用画笔讲故事,在创作中寻找规律和技巧,逐步形成自己的漫画风格,提高漫画创作能力,不少学生还获得了市级漫画创作比赛的大奖;书画社成员们在课余时间走进浙江美术馆、黄宾虹故居等西湖文化艺术场馆,在老师指导下手绘编制了《西湖文化艺术场馆分布图》……如今,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12家单位,都成为了浙大附中的课程基地。

  从白沙泉的小路上山,经过近3000米长的青石小径,再从栖霞岭岳庙旁边下山,这是浙大附中坚持了10多年的“跑山”文化;以孤山平湖秋月为起点,顺时针环绕北山路跑完3000多米,这是浙大附中每年的迎新“环湖跑”。得益于“跑山跑湖”,浙大附中学子的身体素质一直在杭州市名列前茅,达到了全面发展。

  “西湖情怀课程”和“跑山”文化,孕育出了浙大附中学生主动学习、热衷实践的品性。一堂普通的生物课上,学生们轮番上台,有讲解、有展示、有发问,还有主持讨论,台上台下互动热烈,老师则“混迹”在学生中间,一起参与学生们的讨论;深奥的语文课上,老师别出心裁的“料理”,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于无疑处生疑”的方式更是让平素刻板的方块字变得生动鲜活了……学生们直呼课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真正把“上课”变成了“学习”。

  在深化课改过程中,浙大附中推进独具特色的“求是课堂”建设活动,在减少老师讲课时间、减少学生习题量的同时,增加学生课内自主学习思考时间、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实际活动。受到浙大“求是创新”校训影响,学校为同学们提供多种学以致用、创新思考的平台。2014年,浙大附中学生对杭州“公交车斑马线让行安全隐患”展开调查。通过运用三角关系原理,学生们发现公交车退后3.75米就可以相应减少盲区。这一结果,不仅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还获得杭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外,学生裘嘉毅凭借科技小论文《碘盐与人体健康》,获得“杭州市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一等奖;学校“高一学生碳排放量情况调查”课题组获杭州市政府“人民建议集体优胜奖”。

  眼下,浙大附中正在筹建“中学生西湖文化研究会”,系统开发“西湖情怀课程”。学校课程教学处主任王保全说,“希望通过课程设计,激发学生们热爱西湖的激情,在研究西湖的同时,也为西湖做出更多贡献,让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标签: 责任编辑: 金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