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点赞!浙二84岁老医生还操刀 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2015年12月23日 09:45:5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鲁青

  下了手术台,彭淑牖吃的是普通的食堂饭。

        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你想象过,年过八旬后,如果身体还健康,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吗?

  是找老伙计们搓麻将聊天?还是报名老年团,完成年轻时环游世界的梦想?或者看看电视养养宠物,过着老年宅男宅女的生活?

  不管是什么样的设想,很少有人会把自己80岁+的生活,过得和40岁+一样。

  12月22日,是浙医二院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从医第60周年的纪念日。今年他84岁,却每周要为疑难病患者主刀三四台手术,每次上台,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工作量几乎和年轻医生一样。

  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向彭淑牖教授表示祝贺,衷心感谢他为医疗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彭淑牖教授用平常却绝不平凡的言行举止,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什么是大医风范、什么是匠心精神,他是浙二广济文化最核心的精髓、是医学发展最本质的初衷,更是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尤其是青年人最好的楷模。

  记者在纪念活动之后采访了这位我国外科界的名医大家。

  记者印象:

  生理指数最多40+

  现在不少人没到50岁就老花眼了,而作为肝、胆、胰、脾、胃、肠领域的世界级专家,澎教授的眼力出奇地好。钱报记者看到他拿出iPhone手机,屏幕上的字是正常大小的,并没有特意调大;他手指很灵活,发微信写字很快;他每天还在电脑前敲稿子,写论文,打字速度和一般上班族没什么两样。

  让记者不得不赞他年轻的最重要一点是,他有足够接地气的幽默。“有人问我除了做医生,还会做什么?我就呵呵了。”80+的彭淑牗的自问自答,用的是80后的语言。

  彭淑牗还挺幽默地归纳了做医生的必备条件:会电脑、会摄影、会微信、会沟通、会演讲、会培训、会算账、会法律、会咨询、会看人、会吹牛、会风水、能熬夜、能早起、能受气、懂舍得、懂政治、懂娱乐、受得了忙、守得住闲、还要会哄人,“凡是能在这个行业混几年的,都能成精了,否则必然被砍,你以为干个医生,容易啊?”

  84岁老人的一天:

  总觉时间不够用

  “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呢。”彭淑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算他的时间安排。

  早上6点不到,起床,洗漱结束之后,6点半之前必定开车上班。

  虽然家离浙二近,一般开车10分钟也就到了,“但如果出门晚一点,就是早高峰了,可能要开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呢。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太可惜了。”澎教授说。

  在没有手术、出差开会的日子里,彭教授就是写论文、看论文,中文、英文混搭起来,在办公桌上,还摆着他主编的英文医学专业书籍。

  而当有高难度手术,后辈医生们把握不大的时候,就是他出手的时候了。

  彭淑牖随便举例说,上次手术做了13个小时,患者53岁,患有腹膜后肿瘤,这是病人第七次经受开膛破肚的手术。可以想象,接手这样的手术有多难。因为病人反复需要做手术,就是因为毛病太容易复发了,只要有一点肿瘤细胞没有清除干净,没过多久,它又会长出来。

  而彭淑牖60年的手术经验,让他异常胆大心细,“每一根血管、胆管后面,都可能有肿瘤细胞,得仔细清扫一遍。”

  “人生的要义不在征服而在战斗得好。”彭淑牖很享受这些过程,说到手术细节的改进,他的神态好像又年轻了十几岁。

  而支撑他这样精益求精,探研外科医术的动力,就是希望看到那些没有机会活下来的生命,又重拾光彩。

  在彭淑牖看来,这也可以从他的名字里得到答案,“‘牖’在古汉语里有‘窗户’的意思,我的目标就是努力多救病人,为生命多开一扇窗。”

  养生经

  吃不挑食,行不嫌多

  在彭淑牖的办公室看一圈,记者发现沙发上堆着五六只桶装方便面,这不是普通人都知道的垃圾食品吗?难道彭教授平时会吃这些?

  “偶尔吃,偶尔吃。”彭淑牖没有掩饰自己的嘴馋,“大多数时候还是吃食堂的。”

  浙医二院的食堂有各种套餐可以选择,价位从8元到15元不等,彭淑牖会轮换着吃,总结起来,就是不挑食、吃得杂。

  在“行”的方面,彭淑牖可比一般的上班族出行次数要多得多了,“下周要去深圳,月底还要去法国。”作为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欧洲外科学院的荣誉院士,他经常要国内、国外的飞,作讲座、接受聘书,每一次,他都会带上自己的妻子,“我去讲课,她去玩。”原本妻子对他忙到不着家的抱怨,也因为次数频繁的出国游而消散了。

  几十年的工作忙成这样,还能把家庭关系处理得妥当,太适合嚷着没时间陪家人的上班族们学习了。

  从医60年

  就像金庸笔下的张三丰

  60年从医成就,如果总结起来,写成一本书也不够。但记者只想来个速写——

  如果要用金庸笔下的人物为彭淑牖做类比的话,那最适合的就是张三丰了。

  首先,彭淑牖创立了一个“门派”——彭家军。

  在江浙沪一带的三级甲等医院,翻出各家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的履历,就能看出彭家军的家底有多深厚了,他的学生中出了26位博导、3位长江学者,蔡秀军、刘颖斌、方向明、李江涛、洪德飞、牟一平、秦仁义、彭承宏、吴育连、刘建生、曹利平、王先法、孟兴凯、周蒙滔、杜建军、张建民、陈高、范顺武……现在我省外科手术界大腕,不少都是彭家军成员。

  另外,他发明了“武功”——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在20年前,要做肝癌切除手术光是设备就得准备一大堆,切除用的手术刀、剥离组织用的刀、清理组织用的吸引器、凝结血管的电凝器……

  每个手术步骤,就得几样工具轮番使用,就像上了战场的士兵,拿的却是不趁手的兵器,别扭。

  彭淑牖就自己动手,把几样工具合在了一个手术刀上,拿着设计图纸到工厂生产,很快就在外科界流行了起来,因为它用起来太方便了,手术时间减少40%不说,出血量还减少了50%。

  最后,他写下了“秘笈”流传到全球——各种中英文的书刊、论文层出不穷。

  高位肝门胆管癌、胆囊癌、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原本常规方法没法治愈的病例,经过

标签: 医生 浙二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