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2月24日讯(记者 翁杰)浙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12月24日,记者从省安监部门获悉,今年前11个月,全省共发生安全事故14063起,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5%、7.1%,连续11年实现“双下降”。
“双下降”的动力源于制度创新。近年来,我省各地不仅结合转型升级组合拳,狠抓安全隐患整治,创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标本兼治,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
由于县域经济发达,浙江有汽配、服装、塑料等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火灾、粉尘爆炸等事故多发区。对此,我省结合“三改一拆”“腾笼换鸟”“四边三化”等转型升级组合拳,确定了22个重点县(市、区),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区域火灾事故下降三成以上。
“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是众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安全管理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省发挥市场机制,创新推行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引导第三方专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以企业购买服务为主,政府购买服务、保险业参与等为辅的多层次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花钱买安全”,如今在不少地方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接受。在宁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10家安全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已经完成登记,可以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服务。据了解,目前至少有2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尝试安全隐患排查服务,其中1500多家签订隐患排查服务外包合同。
将企业安全生产和诚信机制建设融合,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又一创新之举。今年,我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和失信记录管理等体系,将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纳入“信用浙江”企业征信平台。
“安全生产诚信记录直接与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银行贷款等挂钩。企业一旦上了‘黑名单’,项目招标难,贷款更难。”省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一招比罚款更管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1982家规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22617家规下企业完成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