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台州小微金融服务闯新路
2015年12月26日 07:09:21 来源: 浙江日报

  12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在杭州举行的“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台州小微金融正迎来全新使命。继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之后,12月11日《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这意味着,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正式成为国家级试点。

  “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经过多年发展,台州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被同行称为小微金融“台州模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台州小微贷款占当地全部贷款的近49%,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23个和10个百分点,连续6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台州企业授信户数中99%是小微企业,金融业贷款的一半投向小微,小微贷款的一半由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投放,小微贷款一半多是保证贷款;小微金融覆盖面、满足率等指标均领先全国。

  国务院决定建设台州小微金改创新试验区,既肯定台州小微金改在全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赋予了台州改革的新使命。台州市委书记吴蔚荣表示,“台州将根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着力做好支持小微企业提质升级、完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工作,在多层次、广覆盖的小微金融服务领域闯出一条新路,努力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近年来,台州以创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为载体,初步建立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小微企业为主体、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台州贷款增速基本上保持在全省前3位;金融业对GDP贡献率不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8.3%,高于GDP增速11.6个百分点。

  小微金服机构从做专到做精

  作为中国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和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台州近年来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致力于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逐步构建起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合作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等多层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格局。

  台州形成了小微金融组织机构特色品牌,拥有3家民营性质的城商行、9家农信系统分支机构、5家村镇银行、2家资金互助社等小法人金融机构。另外,台州银行业已设有221家小微金融专营机构。

  其中,由城乡信用社改制而来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3家民营银行专注于小微金融,在全国地级市中独一无二,成为台州小微金融头号名片。经过多年探索,3家银行逐渐在商业模式上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3家银行坚持零售化经营和社区化服务,贷款客户越做越小,如今户均贷款余额都在50万元以下。

  《方案》对台州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行长肖宗富介绍,今后,在继续支持民营城市商业银行做专、做精、做强基础上,台州需要整合重构现有金融机构同城网点,加快设立依托社区、商圈、产业集群的社区银行、专营支行,实行专营化、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扩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覆盖面,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此外,在加强监管前提下,探索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甚至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外资银行。

  融资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

  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领跑全国背后主要的贡献来自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台州市金融办副主任杨耿彪说:“小微企业融资中绝大多数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其中3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小微贷款占全部小微贷款的70%以上,客户数占90%以上,来自于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的资金比例还很低。”

  “从融资结构上看,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融资渠道单一有关。”台州市市长张兵表示,“与《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相比,台州还有不少短腿,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打通境内外直接融资通道、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基金),起步迟,发展水平低。”

  根据《方案》,台州今后将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上下功夫。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成长型、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利用好各类债务融资工具,鼓励其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同时,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加快资产兼并重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此外,台州还将充分利用浙江省内现有的股权、产权交易场所,推进未上市小微企业改制、综合产权转让和融资;探索设立民间资本与小微企业对接的民间融资服务中心。

  正如《方案》提到的,台州金改作为全国试点,还需要结合“互联网+”和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在新领域为小微企业开拓新路子。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教授钱水土说,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今天,台州金融业不能回避如何利用互联网服务小微企业的问题。

  政策环境有所为有所不为

  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担保难、收益覆盖风险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台州金改把着力点放在打造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上,扮演好有限政府同时也是有为政府的角色。

  台州小微金融领跑全国,与当地城商行明晰的产权结构和多元化的公司治理架构密不可分。“这是台州各级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结果。”台州银监分局副局长吴志民说,各级政府不仅主动减少和退出国有股,而且对银行的人事安排和经营决策,政府从不进行行政干预,充分尊重银行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让这几家城商行的股权结构都以民间资本为主,市场化程度高,真正做到了自主经营。

  为解决小微企业征信难题、降低银行小微金融成本,台州市政府建成全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肖宗富介绍,这个平台以工商登记的全市40多万家企业和个体户为对象(覆盖50余万家市场主体),收集了他们原先分散在人民银行、工商、税务、法院、公安等12个部门的3800万条信用信息,帮助银行改变目前靠“人海战术”做小微金融的现状,为未来发展大数据金融打下良好基础。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化解互保链风险,台州借鉴台湾经验,设立了地级市中首个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定向支持优质成长型小微企业。不久前,台州发布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成为全省首个官方小微金融指数。通过观察该指数,可以清晰地了解台州小微企业的发展运行状况、金融服务水平和信用状况,并动态监测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方案》,下一步台州还将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无形资产抵押融资(商标、专利、股权)、农村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为小微金服改革创新试点营造更优质的政策环境,用金融的源头活水,浇灌出小微企业之花。”张兵表示。

标签: 责任编辑: 浙E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