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浙江新高考学考选考成绩单“变脸”每个考生每一科 都有个性化“诊断”报告
2015年12月26日 08:01:15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纪驭亚 通讯员 鲍夏超

   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鲍夏超)

  11月下旬,我省新高考首次学考选考分数出炉。一时间,各种黑马学校、最牛班,吸引了多数关注目光。

  其实,随着每个考生学考等级和选考等级赋分一起发布的,还有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报告单。考生参加的每个学考学科都有一份,如果考生参加了选考,则同一学科有学考和选考两份个人成绩报告单。遗憾的是,不少考生在查分时,似乎没有注意到。

  昨天,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的新闻通气会上得知,个性化成绩诊断报告不光在我省是首推,在国内也是首次推出。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后的“首考”共反馈了59万余份形式相同但内容各异的报告。发布一个月,根据走访学校的反馈,效果蛮好。

  报告单,怎么看

  分五个层级

  反映个人在全体学生中的相对水平

  昨天,记者也见到了这份学生成绩诊断报告。每份A4纸大小的报告分为成绩信息和诊断信息两部分。不仅提供学考等级、选考等级赋分的成绩信息,更有大量知识、能力方面的诊断信息。包含的信息内容,已从原先的“卷面成绩”拓展到现行的“试题得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考核目标达成”情况四个方面,具体到某道试题、某个学科知识点、某项学科能力,以及“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等考核目标,分五个层级反映个人在全体学生中的相对水平。

  其中,第Ⅲ级为平均水平,对应掌握率在全体学生平均值上下各10%的学生。这一级以上按人数再平分为第Ⅱ和Ⅰ两层级,以下分为第Ⅳ和Ⅴ两层级。通过细致而又立体的参照信息,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本次考试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能力,尚未掌握哪些知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

  以地理学科的成绩报告单为例,某学生在第27大题5小题的层级为Ⅲ,表示该学生在该次考试全体学生中处于中间20%学生的水平;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运动”这个学科知识点上的层级为Ⅱ,表示处于最高的第Ⅰ层级和平均水平的第Ⅲ层级之间;在“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这个学科能力上的层级为Ⅳ,表示处于最低的第Ⅴ层级与平均水平的第Ⅲ层级之间;在“综合应用”这个考核目标上的层级为Ⅴ,表示处于最低层级的水平。

  如此一来,根据试题考查的知识、能力和学生的考试结果,可以进一步诊断出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优势和不足。

  学校不能用于给学生、教师排名次

  杭州高级中学学生吴楚帆参加了此次考试的历史选考,最后赋分97分。

  “选择题只有2种层级,答对就是第一层级,答错就是第五层级。而大题分了五个层级,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程度来划分。”楚帆说,自己不打算再参加第二次历史选考,只是大概看了看,发现报告上的分析结果和自己考完对答案时发现的不足之处蛮接近的。

  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能通过大数据给每个学生做个性化成绩诊断报告,他们前期做了多年准备。报告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考核目标的划分则与各学科的考试标准相对应,是比较固定的。但省教育考试院也要求学校等相关部门合理使用成绩报告,帮助学生、教师分析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不得用于给学生、教师排名次,否则就有违于推出此项工作的初衷。

  也许会有人有疑问,假如我想参加第二次选考,但参加考试的人和数量都与第一次有所不同,第一次的成绩报告还有参考价值吗?

  “每次参加学考选考的群体很大,报考人数多的学科,多达十几万人次,少的学科也有五六万人次,群体大了,误差就小了。而且总的来说,学生总体水平相对稳定。成绩报告是一个相对信息,可以供参考的。”该负责人表示。

  报告单,怎么用

  推出如此的成绩诊断报告,虽是首试但已酝酿多年。在新高考改革后推行这样的新举措,意义何在?

  昨天记者也采访了部分省内名校、新高考“首考”中表现优异的“牛校”校领导及教育界专家。他们中有已在尝试群体分析的学校,也有昨天刚知道成绩报告,着手准备个体及群体分析的学校。

  “推出成绩诊断报告是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谢世平表示,成绩诊断报告的推出,实现了考试结果评定从分数到知识、能力掌握状况诊断的跨跃,使考试结果由单一走向多样化,是考试向评价转变的重要突破。

  在省教育考试院的预期里,是希望缓解“以考试代替评价”、“以考试结果代替评价结果”的现象,引导师生教育管理部门除了关注分数外,更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和发展变化,减少对考试结果数据的误用与滥用。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成绩报告,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而老师则可以通过分析所教学生在知识、能力掌握方面存在的优势和缺陷信息,实施补教性教学。

  不过省考试院也特别提醒:此次成绩报告单是针对当次考试结果的评估。考试结果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影响因素也会存在差异。考生及学校使用时还需根据自身实际对诊断结果作进一步的原因分析。

  报告单,意义几何

  昨天,记者也采访了省内多所高中的负责人或老师。

  杭州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组组长吕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学生查分时可能也没有注意到还有成绩诊断报告,所以也没有反馈给老师。在她看来,诊断报告的有效程度,或与样本的大小及数量组成比例有关,但是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这两项分析对于学生很有帮助。“这可以让学生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而此次新高考首考中的“黑马”淳安二中则已经开展了个体和群体分析的工作。“老师们用了这份报告后觉得分析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该校校长黄康静说。

  也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省内中学校长分析,每次的成绩报告可以定位某个同学的优势点和缺陷点,让学生,特别是想参加第二次学考选考的学生更好地定位自己。而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导向,从前老师只能从所教学生中获取小数据,如今有了群体分析数据后,老师可以找到本校学生在哪些知识点学习中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修正。从这个层面来说,成绩诊断报告对老师的作用更甚学生。

  教育部门:希望能缓解“以考试代替评价”现象

  学校:群体分析结果或将推进教改

 

 

标签: 责任编辑: 金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