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和铁路两侧环境整治,是我省深入推进“四边三化”专项整治的一场重要战役。
去年5月起,省政协组织以公路干线和铁路沿线为重点,就“四边三化”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列出了两份问题清单,共有3538处问题点……
去年7月中旬,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公路和铁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推进会。要求各地瞄准问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狠抓整改,再掀环境整治高潮,促进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加快建设“两美”浙江。
各地雷厉风行,迅即展开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明确整改方案、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纷纷拿出拔钉子、啃硬骨头的决心,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狠抓整改,着力破解城乡环境整治难题。5个多月来,进展迅速,收效显著。
“当年年底前,全面解决‘两路两侧’脏乱差问题!”杭州市坚决响应,勇做表率。第一时间立下“军令状”,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第一时间组建工作机构……和当地政协联动,对照问题清单,自我加压,精准发力,强势推进,提前圆满完成了省里交给的整治任务。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问题整治推进会精神,有效解决本市存在的问题,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杭州市委、市政府态度十分鲜明。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市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争先锋、做表率。
走访相关单位,听到的都是一个意思:实施专项整治,不仅是响应上级要求、贯彻“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务实行动,更是助推G20峰会保障和“美丽杭州”建设的尚方利器。“杭州理应干在前面,走在前列!”
“快速反应,全面发动,以最高的标准、最快的速度、最实的作风和最佳的效果,提前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整治任务。”市“三改一拆”办主任丁狄刚表示,整治的顺利推进,各县市区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有力的指导,特别是基层一线日以继夜,付出了努力。啃下了“硬骨头”、解决了“老大难”,换来了“畅洁美”,公路、铁路沿线正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到上月中旬,省定任务下达的865处问题点,杭州市已全部完成整治。对自我排查出的第一批791处问题点,第二批自我排查出的895处问题点,在12月底前都已全部完成整治。
回望此次专项整治,承担日常牵头工作的市政府督违办主任赵斌,精辟地概括了“三个三”:
抓住三个“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立状”。在省里召开专项整治推进会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决心用2015年8月15日、10月15日和12月15日3个节点、分3个阶段,全面完成省里交给的整治任务。而且借势借力,自我加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整治内容:包括山体、河道乱采乱挖,乱搭乱建,废品垃圾乱堆乱放,违规堆积物、易燃物,黑臭河、垃圾河,广告牌、青山白化和绿化缺失等十方面问题。
整治目标:在当年年底前全面解决“两路两侧”脏乱差问题,显著提升洁化、绿化、美化水平,明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把公路、铁路沿线打造成环境优美的景观带、风景线和生态走廊。
——第一时间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动员部署会,进一步用省委、省政府的决心统一全市思想,明确任务和责任。提出“四个坚决”的工作要求:“盯住问题不放手,坚决限时完成整改;彻查问题不松懈,坚决做到一抓到底;强力推进不畏难,坚决打通整治梗阻;立足长效不反弹,坚决巩固整治成果”。2015年8月6日、10月8日,市政府又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再检查、再推进;10月15日,市委主要领导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出新的要求。
各区县(市)也是第一时间部署,并自加压力、深化自查。如桐庐,上级交办2处问题,再深化自查出问题826处;建德,省交办50处问题点,自查出问题1228处;淳安,上级交办6处问题,自查出问题1789处。并都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第一时间组织。杭州市在第一时间组建“1+10+X模式”的工作机构,明确由市“三改一拆”办为总牵头。各级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依法依规,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谁家孩子谁家抱”,不留退路、不拖时间、不能手软、不作解释;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搪塞、不应付,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和干劲,按时间节点切实落实普查和整治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地、责任追究落地。
各区、县(市)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建德突出绿化,完成裸露山体绿化修复10万余平方米,沿线新增绿化390余亩,平原绿化4730亩。临安把问题点分布的103公里杭徽高速沿线整治,提升为“百里画廊”和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工程,高规格、全方位推进整治建设。下城、下沙、大江东、滨江等上级交办点位较少的区域,也结合实情,迅速组织做好整治工作。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有统有分、各负其责、共同负责,为全面推进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借力三个“利好因素”
——借峰会保障之机,拓展整治区域。G20峰会择址杭州,杭州必须展现一个优良的形象,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大大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美誉度。值此整治,正是良机。市委主要领导作出当年年底前务必全面完成面上问题整治的批示。杭州组织全市范围“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问题自查,包括省道、县道和乡镇道路,共排查问题点11506处,上月中旬已全部完成整治;33个入城口的综合整治,到上月底前也已全部展开。江干区对G20峰会保障项目涉及的8.88万平方米违建,全部完成整治。
——借上级督查之力,攻克整治难点。2015年7月15日至10月23日,省领导5次赴杭州督查,指导“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进一步传导工作动力,提振杭州士气。其中,萧山区老浙赣线绵延10余公里、铁路部门出租土地上近26.6万平方米的违建厂房,涉及144家企业,整治难度很大。萧山借助上级力量,在短期内全部完成了整治。对省政协监督中发现的沪昆绕行线边上的两处违建,在上级督办下,景区协调多家部门,克服产权复杂等重重困难,快速果断完成了整治。
——借媒体关注之势,营造整治氛围。整治推进中,动员杭州电视台等本地媒体,始终把“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聚焦黑臭河、高速桥下违建、铁路沿线乱搭乱建等整治重点。对推诿扯皮、借故拖延、整治不力的,在《今日关注》等栏目进行曝光。各县市充分利用当地媒体,曝光问题、督促整改,营造了强大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有力推进了“两路两侧”整治。
健全三项“长效机制”
——建立“路长制”和“段长制”。按照省政府要求,杭州所属各区、县(市)全面建立了“路长制”和“段长制”,共明确由区级领导或镇级主要领导担任的主要公路“路长”174人、铁路“段长”41人,领衔承办,带头在一线。
——建立完善日常巡查机制。对市区两级防违控违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把之前行之有效的各区、县(市)三级巡查网格化管理模式,植入信息系统并组织培训;以社区(村庄)为单元,把长效管控与综合治理、民政服务等相结合,实现三级巡查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人员装备、信息传送、即查即拆、网上核对等方面真正落地。江干“查、整、管”结合,健全完善“两路两侧”长效保洁、绿化长效管护等机制。上城还购买了无人机,对道路两侧环境进行不间断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建立多层面多渠道督查机制。采取市领导重点督查,人大政协随机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组分片督查,职能部门定期督查,市“三改一拆”办和职能部门联合督查的方式,切实加大专项整治推进力度。2015年9月7日、10日、17日3天,由市领导带队分别重点督查了萧山、富阳和临安等地;10月中旬以来,市政协领导带队,分4组到现场督查,市“三改一拆”办副主任裘新谷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反复督查,推进工作。
各地也是亮点纷呈。富阳建立区领导联系督查制度,每两周对全区9条主要道路进行包干现场督查。西湖建立监察机制,区纪委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拱墅通过邀请第三方拍摄曝光片,由区文明办和人大、政协等进行每月督查……
持续严格的督查,有力推动了各地的整治进度,促进了长效管理的落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