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7日讯 1月5日22点35分,冰雨之夜的杭州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民警老莫的心率渐渐消失。一直跳跃的曲线变成了一道冷漠的直线。体检单,还在他的办公桌上,早已过期;衣柜里,两杠三星的制服熨得笔挺。110584,他的警号,再也无法关联到那个平凡的名字……
老莫不是什么大人物,虽然听人喊一声“老莫”,感觉好像在喊“劳模”——他叫莫永伟,余杭乔司派出所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
他是村民心里的莫警长,他是徒弟眼里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的莫师傅。他有个上大一的女儿,一个和他在余杭打拼的妻子,他妻子说:不嫁给老莫,永远不知道基层民警那么忙。
他1965年出生于余杭塘栖镇,走的时候才50岁。
城乡结合部的片儿警
多累啊
2015年12月4日那天开早会时,老莫说身体有点不舒服,烟也抽不进了,所里领导让他抓紧去医院看看,但老莫说最近这么忙,过几天再说。此后几天,老莫虽然感觉牙疼乏力,但仍然和大家一样,白天值班、出警,晚上加班排摸。每年例行的体检单放在办公桌上快要过期,他一推再推。每次大家催他,他就说:连女同志都在一线,我怎么好意思请假。
他在路边配了点牙疼药吃。23日情况糟糕,他去医院,医生说:“你回不去了。”谁也不敢相信,老莫身体这么棒的一个人得了急性白血病。2015年最后一天下午,老莫颅内出血陷入昏迷。
老莫太累了。
乔司街道有七八千家大小工厂,容纳了32万余人的新杭州人,但乔司派出所只有25名民警,就算是平均下来,一个民警也得管近1.3万人。整个乔司派出所实际上只有4名片儿警,老莫肩挑了8万多人的吃喝拉撒、租房管理、消防安全、劳资纠纷、意外伤亡等等等等。
放一组数据,全国全省民警可能会看了触目心惊,不了解公安工作的人可能也会对“一个片儿警忙成什么样”有一些认识:乔司派出所的110警车,平均每天要在辖区跑210公里以上;乔司派出所的25个民警和242名协辅警,人均每天步行15000步以上;乔司派出所一年要接到2万多次群众报警。
老莫,一个50.岁的老民警,负责了乔司派出所辖区90%以上的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调解工作。
“调解现场什么样?”乔司街道司法所副主任杨金泉摇摇头说,“你肯定是没见过!”就说2015年5月20日这天吧,“我们这里三角村一户人家造房子,塌了,3死4伤。死者家属第一批来了60多人,之后陆陆续续赶来200多人……披麻戴孝,要吃要喝,问责的、哭嚎的,人人都朝你涌上来。你一走进去,整个脑子都会嗡嗡嗡地胀开来,根本听不清楚谁在喊什么。”那次老莫忙前忙后,每天都忙到晚上10点多,前前后后4天才处理完。只有亲身经历现场的人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又需要多么强大的理解和疏导情绪的能力,还有,对法律法规以及民情风俗的掌握。
这些年,老莫协助街道司法所一同进行的重大事故调解不下50起,基本上每年都不少于20起,而且,没有一起民事案件调解不成、发展成刑事案件的。为什么?因为老莫是真的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还有人情味。
48岁男人掉下泪来:
我想为老莫做点事情
老莫昏迷第二天就是元旦,全杭州民警照例要加班和值班。老莫的战友们奋战在老莫曾经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莫的支持和祝福。余杭公安当时用微信发了一则小小的祈福内容,并没有多说,但是许多人纷纷打听老莫的情况。短短几天,500多人赶来探望他。在ICU紧闭的大门前只能止步,流下沉痛的泪水。
大家都习惯了老莫的低调和实在,习惯了一件事交给老莫必定会有令人安心的结果,习惯了从不叫苦叫累、总能完成任务的老莫,就是没想到,老莫这么快就倒下了。
让乔司派出所庞金龙副所长吃惊的是这么一名访客,这名中年男子也不知道庞金龙是派出所领导,他只是找了个穿警服的人,就激动地说:“我想当义工,我要当禁毒志愿者!”
他叫马建国,葛家车村村民。他说,他就是那个每个月都要找老莫报到的吸毒者。
马建国曾经是一个服装厂老板,做杭产女装,十年前,厂子的年产值也有500多万。问题就出在后来,经济形势不好,心情更不好。一来二去,他跟朋友们一起吸上了毒。再后来,他开始社区戒毒。
2015年3月4日,老莫下村子的时候,一眼看到马建国,再留心了几次,他就走上去指着他说:“你复吸了!”马建国也不反抗,他脸色煞白,萎靡不振,根本没什么力气。
但是马建国一点都不恨老莫。“老莫是好人。”他叹了一口气说,悄悄抹掉眼角没有流下的泪。“就连我的老婆都叫我多去找老莫,老莫叫我一个月去一次,老婆叫我半个月就好去找老莫了!”
到现在,9个月过去了,马建国敢来找民警,因为他真的没有复吸,真的没有跟那帮“毒友”一起玩了。他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在工地上管十几个工人。
“我本来想告诉老莫,我把家里房子拆了,准备重新造一个。当初我家就是村子里最漂亮的那幢房子,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也该换了,我要重新造一幢最漂亮的。”
知道老莫走了,48岁的大男人当场掉下泪来,他想为老莫做点什么事。“我想当义工,我要当禁毒志愿者!”
刚刚还完房贷女儿考上大学
好日子来了,他却走了
老莫的灵堂设在塘栖镇上的老家,是警察弟兄们和妻女一起送他回来的。
一脸憔悴的张海雁安慰着婆婆:“妈妈你不要哭坏了身子,老莫走了,你还有我呢!”
只有在老莫的警察弟兄们面前,张海雁才会释放一点无助的茫然。“他平时身体很好,感冒了也只要冲个热水澡就好了……真的没想到!” 2015年,老莫刚刚还完了房贷、还完了向亲友借的债,女儿也考上了大学,好日子应该来了吧,他却走了。
张海雁认识老莫是朋友介绍的,当时老莫在常熟当兵。后来转业,老莫提出来回老家当一个片儿警!丈人丈母娘激烈反对,但是张海雁决定跟着老莫走。
“女人当然是跟着老公走啊,老莫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过了12年,我问张海雁的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这样回答。
2004年深秋,他们把女儿托付给了外公外婆,双双来到余杭,就像任何一对打工夫妻一样,从零开始。老莫是为了老母亲回来的,虽然老莫有哥哥姐姐,但他是一个特别孝顺老母亲的儿子。
张海雁说,不嫁给老莫的话,永远不知道民警会那么忙。这十几年,最让张海雁“愤愤不平”的是,越是一家人期待团聚、度假的欢乐时光,老莫从来都是不见影子。“老莫对得起单位,对得起工作,对得起他妈妈,对得起同事亲友,唯独对不起我们母女俩!”一贯坚强的女人泣不成声。
老莫的同事说,老莫这辈子啊,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空手夺白刃、飞身救人质之类的闪光时刻,就见他平平常常、忙忙碌碌的每一天,那就是千千万万基层民警工作生活现状的缩影啊。
老莫,终于不用加班了。你没干完的活,兄弟们接着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