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6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赵峥琳 徐齐 马可远 见习记者 周洲 刘健 王晓婕 黄珍珍 县委报道组 蓝正伟 黄剑萍 刘文书 杨丽英 通讯员 陈迁 叶茜 徐平)
1月15日,在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村里的“辣妈宝贝”在编排舞蹈,为村晚做准备。
家园美丽,梦想灿烂。春节临近,我省农村群众开始筹备村晚,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本报今起开设“文化礼堂闹村晚”专栏,展示农村群众喜迎春节的幸福生活景象,展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农村群众紧锣密鼓筹备村晚,“我们的村晚”将于下月初在余杭举行。
文化礼堂,邀您村晚放歌
本报讯我省农村文化礼堂给村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着农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的向往。春节临近,我省农村群众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村晚,文化礼堂又开始热闹起来,锣鼓敲起来、欢歌唱起来,不要奢华的舞台,更没有偶像明星,农民自编自演、自己当舞台上的主角,喜迎春节、展示风采。
据了解,第二届“我们的村晚”活动将于2月3日在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联荣村文化礼堂举行,活动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杭州市文礼办、余杭区委区政府承办。在此之前,我省10个市将结成5对举行“文化礼堂·文化走亲”活动,分别是衢州—丽水、温州—台州、湖州—嘉兴、舟山—宁波、金华—绍兴,文化走亲活动从1月15日起陆续展开。
龙游——
我用婺剧唱村歌
1月15日中午,匆匆扒过几口饭,龙游县龙洲街道后田铺村村民詹红菊又站在村文化礼堂的舞台上。委婉而舒展的婺剧曲调响起,她开始为下午的一场文艺演出彩排。她将在下周登上龙游文化走亲活动的舞台,演唱村歌《美哉后田铺》。
“我们这个节目是全县唯一用婺剧形式演唱的村歌。”排练间隙,詹红菊告诉记者,后田铺村是我省首批传统戏剧特色村,也是婺剧文化发展的源头村。“这首村歌反映的是我们村里治水的故事。村里的姜席堰有600多年历史,如今仍在灌溉田地。”56岁的龚金仙在一旁为詹红菊打着拍子,她说:“我们这个歌伴舞节目有14名村民参加。”
下午,一场衢州市文化下乡活动在后田铺村文化礼堂上演,才过12时,就有村民陆陆续续到文化礼堂等着观看演出。“唱戏、跳舞,我都喜欢看。”50岁的潘胜娟说,“我们村的文化礼堂是前年建的。去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型演出,我每次都来看。”
“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这些婺剧爱好者就有了活动场地。”詹红菊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一支妇女婺剧队,成员有10多人,还有驻唱班8个人伴奏,每周至少活动4次,大伙在一起很开心的。”
平阳——
打扫礼堂迎远客
温州—台州文化走亲活动将在平阳县昆阳镇雅山村举行。平阳将展示木偶戏、鼓词等非遗项目,目前在加紧排练。
而在雅山村,1月15日,冬日清晨的浓雾尚未散去,村民们早早来到村文化礼堂为文化走亲活动做准备。大家修剪花木、扫除垃圾,搬桌椅、搭架子……村支部书记黄兆锋说:“得知文化走亲活动要来我们村子举行,大家十分高兴。今天一早,全村的村民都出动了。”
昆阳镇雅山村以“里仁为美”作为建村主旨,南宋名士林景熙曾隐居于此,仁义之风世代相袭。去年11月,该村完成文化礼堂扩建,面积达1300平方米,村里举办党课教育、百家宴、文艺晚会等,活动不断、村民开颜。
得知文化走亲活动要来这里举行,1月14日,仅一个下午,雅山村文化走亲志愿队就完成招募,参与村民达80人,其中不少村民是党员。村里将志愿者分成10支小分队,分头在全村检查卫生情况,谁家乱倒垃圾,谁家环境脏乱,志愿者服务队见一茬就管一茬。黄兆锋召集大家开会:“村里环境是硬件,村民素质是软件。文化走亲活动来我们村子举行,大家要把村子装扮漂亮。”他希望借着这次活动,把村庄变得更美丽、更宜居。
杭州——
村晚引来城里人
“今天晚上,我们村里有3个节目要彩排,分别是《新年踏灯》《中国舞起来》和《家园》……”15日,建德市航头镇罗源村的文化员黄竹根刚跟记者报了节目名,就又忙着张罗起来。
罗源村文化礼堂,在全村最热闹的三界头。2014年,村里花了60多万元把有着40多年历史的大礼堂修缮一新,这里逐渐成为当地人文化娱乐的中心。“以前没场地,大家凑在一起唱唱歌就算过村晚了,现在有了文化礼堂,空间大了,设备好了,节目也多了。”让黄竹根颇为自豪的是,许多家住杭州市区的亲戚特地赶回来看村里的年度大戏。
如今,热闹的年味已经随着归乡人的脚步渐渐飘进了新安江畔的各个文化礼堂。除了罗源村,记者了解到,建德市的大店口村、于合村、之江村等20多个村和社区,都在筹备今年村晚的节目。
在淳安,年味亦浓。临岐镇梅口村的文化员方红霞正拿着导演筒,张罗她的第11个村晚。
“美丽梅口,我的家,十里长溪哦……”兴致勃勃的方红霞亮起了嗓门,今年村晚的开场秀正是这首梅口村村歌。据她介绍,今年村晚节目单上足有30多个节目,“小朋友们表演《跳竹马》等传统舞蹈,上年纪的阿姨表演《垃圾分类舞》,都是村民自编自演的,倡导村民要树立环保意识。”
嘉善——
辣妈宝贝秀舞姿
裙角高高扬起,甩过头顶,李静带着红色弗朗明戈的热情,回眸一笑;礼帽轻轻甩动,踏着明快的步伐,倪美丽身着男装,帅气十足。如果你第一次走进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肯定以为村里来了专业演员。其实,这些“辣妈宝贝”就是村民,成员平均年龄45岁。她们正在自编自排西班牙风格的舞蹈《燃烧的脚步》。“加班加点排练,就是为了在村晚上给大伙一个惊喜。”洪溪村党总支书记陈俐勤说,自她们在西班牙龙达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受邀表演后,回国后就编排了这个火辣辣的新舞蹈。
“这个节目刚在全国乡村春节晚会上表演过,寓意我们‘辣妈宝贝’的文化热情不断高涨、追求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歇。”陈俐勤说,她们还将在村晚上表演现代舞《大眼睛》和印度舞《塞西利亚》,让村民们感受不一样的异域风情。“文化梦就像种庄稼,只要坚持,就会发芽、开花、结果。”陈俐勤说,她们去年就编排了近20个舞蹈。
新昌——
踊跃报名上村晚
“这个十番(一种当地古音乐)能展现我们特色,我们很想在村晚上表演。”1月15日,该村春晚负责人正在与省档案局和浙江在线工作人员商讨村晚细节。
梅渚村已经连续6年举办村晚,今年村晚取名为“古韵飘香,追梦梅渚”。届时,浙江在线将全程直播这场“农民春晚”盛宴。从该村第一届春晚开始,浙江在线每年都网上直播。
15日18时30分,梅渚村文化礼堂灯火辉煌,记者还未进门,就听到里面有节奏的快板声。王菊香带着10多名村民正在排练快板《互相沟通》。已过古稀之年的王菊香身体硬朗,是梅渚村的草根明星,6年来,每年她都在梅渚村村晚舞台上表演自创节目。这厢快板声响起,那厢村舞蹈队队长张利伟领衔的《大秧歌》舞蹈也在紧张排练。“别看这只是一个农村晚会,很多人以在村晚上露脸为荣。”梅渚镇副镇长陈少春告诉记者。
6年来,梅渚村的春晚影响力越来越大。刚开始时,只是梅渚村的自娱自乐活动,随着影响力不断提升,附近的村民也来报名参加梅渚村的村晚,报名的人数多了,村晚只好好中选优,如今淘汰率越来越高,40多个节目最后只能上13个。
梅渚村的春晚为村里培养了一大批文娱能手。如今,梅渚村有20多支村民自建的文娱队伍,几乎每周都有文娱活动。“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多了。”陈少春说。
台州——
男女老少争排练
今年,台州路桥区横街镇四甲村的村晚将在正月初三上演。每晚7时,50多名村民来到村委办公楼的排演厅,有的跟着电视学舞蹈,有的练习唱歌。参演村晚的村民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小朋友。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可谓全村大联欢。
“有的村民以前是唱戏的,所以我们有戏曲主题晚会,唱的多是越剧或者黄梅戏。村里有很多学生参加村晚,跳的舞蹈很新潮,包括拉丁舞和街舞。”四甲村妇女主任管雪芳说。
天台县洪畴镇及周边的一些村已在准备村晚。在半山王村,村民演员有16人,为村晚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该村一共有村民738人,大多在外经商,不少人心系家乡,已累计捐资超过500万元支持村里建设。在今年的村晚上,村民们排练了相声节目《乡贤的故事》,颂扬乡贤精神。村里还请来县文化馆的老师对舞蹈节目《渔家姑娘》进行指导。
>记者手记
村晚,是一杯解乡愁的烈酒。
我年少时,家在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里,与千千万万农村家庭没有多少差别。记忆最深处,村里每年都会唱社戏。简陋的戏台子搭好,平日熟悉的村民在脸面化上戏妆、穿上戏服,登台演出,陌生而有趣。小伙伴们或站或坐,围在一起磕瓜子、听黄梅戏:“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后来,我家从村里搬到城市,社戏越来越难看到了。每当过年回老家,一家人一起吃完团圆饭,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村晚,恰合时宜地出现了。全村人又开始聚集在一起,归乡的游子自然地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一点都不尴尬。舞台上唱的戏,还是那些年的戏。我好像从未离开过村子,原来故乡一直都在这里。
此时,村晚已经不仅仅是一台精彩的晚会。它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乡愁,意味着圆满。村晚告诉村民:过去一年,我们很好,直到今天,我们爱着这里的乡土、爱着这里的人。
现在,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每年只有春节才回村和亲人团聚。很多村利用文化礼堂办村晚,凝聚村民的心与情。一场场村晚节目单排得满满的,村民们心里也暖暖的,原汁原味的乡土节目让归乡的游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