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中科院女博士在北医三院保胎不治,医院称孕妇“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
妊娠高血压易危及母婴生命 想生二胎的高龄妈妈更需做好预防
1233
2016年01月18日 06:24:52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丁颍鹃 通讯员鲁青 胡陈慧

   浙江在线01月18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丁颍鹃 通讯员鲁青 胡陈慧)上周五晚,一张印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红头文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很多医生的朋友圈都在讨论这件事。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中科院理化所一位怀孕26周的女博士,因为“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在2015年12月28日住进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妇产科。2016年1月11日,这位孕妇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抢救无效死亡。

  于是,中科院理化所在1月14日发公函讨说法。妇产科是北医三院的王牌科室,处理产科危重病例经验丰富,为什么这位孕妇会死亡?到底什么病那么可怕?

  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

  一周内死亡率高达八九成

  1月16日,北医三院发表了官方说明,初步判断孕妇猝死的原因是“主动脉夹层破裂”,尸体解剖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钱报记者请教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胸外科的何忠良主任医师。他告诉记者,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外科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主动脉夹层破裂是非常凶险的疾病。

  主动脉是从心脏出发的一根主干道:心脏泵出的血液,流向全身除肺以外的部分时,经过的第一根血管就是主动脉。

  这根“主干道”又粗又厚实,分为内、中、外三层,正常情况下,它们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内膜长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变脆,最终被流动的血液撕破。

  内膜受损后,血液就会灌入主动脉的内膜与外膜之间,形成一个鼓起来的球,这就是主动脉夹层。如果血压不断升高,就像不停给轮胎打气会爆胎一样,最终会导致血管外膜破裂。如果受到外力影响,比如打喷嚏、上厕所一用力,也会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

  北医三院的官方说明中也提到,杨女士已患高血压十余年。

  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率很高,数据显示,发病48小时内是最危险的,如果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其死亡率以每小时1%的速度递增,一周内死亡率高达八九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是孕产妇死亡三大主因之一

  北医三院的官方说明还提到,杨女士是因为患有“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而入院的。

  杭州市红会医院妇产科赵剑虹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全部妊娠的5%~10%,可以是妊娠期间发生的,也可以是原有高血压在妊娠期进一步发展。子痫前期是子痫的发病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高血压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痉挛,所以会引起母体多器官灌注不足,导致器官缺血,胎盘灌注不足,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胎儿窘迫,死胎。”赵剑虹说,这种情况,对宝宝和妈妈都非常危险:妈妈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障碍、肝功能的损害、血小板的减少等,宝宝则会出现发育缓慢,出生体重低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胎儿死亡。

  “妊娠晚期发生的子痫前期一般不可怕,经治疗后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可以确保母儿安全。”赵剑虹说,“临床上我最怕的是早发型子痫前期,也就是胎儿未足月,小于34周的患者。”

  赵剑虹说,高龄、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有慢性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肥胖、精神过分紧张等因素,都会增加妊高病的发生风险;如果头胎时发生过妊高症,二胎时再发生的可能性更高。

  据网友介绍,杨女士其实是第二次怀孕;上次怀孕28周时发生重度子痫,不得已提前早产,孩子几天后感染了肺炎,不幸身亡。

  妊娠高血压无法治愈

  做好预防是关键

  赵剑虹碰到过一位产妇,生第一胎时出现子痫前期,不得不在怀孕28周时分娩,很遗憾宝宝没能活下来。

  第二次怀孕时,已经35岁。因为有前一次经历,她很小心,怀孕后一直注意监测血压,不到20周时就发现血压高了,转到红会医院住院治疗,严格执行医生的治疗建议,在药物控制下,熬到32周生下宝宝,母子平安。

  “如果能做好产前检查,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后及时处理,很多妈妈都能安全生下宝宝。”赵剑虹说。

  她提醒高龄二孩妈妈,妊娠高血压疾病通常发生在怀孕20周以后,头胎有妊高症,怀二胎时如果再发生,时间可能会提早,更要注意监测。

  怀孕期间,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水平:运动、控制体重、合理饮食、补钙。

  除此之外,医生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用药物来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病,比如会建议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子痫前期;如果发现高血压后血压比较高,医生会采用一些相对安全的降压药。

  赵剑虹说,如果怀孕前已经有慢性高血压,怀孕前必须要评估是否可以再生育,怀孕后要加强产科检查,原来用的降压药物不能随便停药,而是改成对胎儿没有危害的降压药物。如果高血压控制一直不理想,医生评估后不建议怀孕,还是不要冒这个风险。

标签: 妊娠|高血压|二胎|高龄 责任编辑: 杨静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