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他们的名字叫做“暖”
——记寒潮来袭时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
2016年01月21日 04:39:47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编者按:天寒地冻,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有这样一群普通劳动者,他们因寒潮的到来变得异常忙碌。一整天顾不上喝水的医生,双手冻得发紫的水管维护工,冒着凛冽寒风为植物御寒的园艺师……当人们早早在家取暖时,他们反而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让这座城市在寒风中仍然充满活力和能量,让坚守成为寒冬里一道风景。记者走近这群“暖男”,体验他们的辛酸快乐,感受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付出。

  水管维护工陈良民——

  双手早已冻紫

  这座城市,在极寒天不得不忙碌的有好多人。比如自来水公司的水管维护工。

   浙江在线01月21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华炜)20日下午2时左右,杭州环北新村小区里,穿着橙色工作服的陈良民正蹲在地上给水管“缝补外套”。

  抽出一张泡沫,沿着水管裹上一圈,再用细铁丝将泡沫在水管表面缠紧,工作时的陈良民神情专注、手法娴熟。

  他没戴手套,冷风中冻了一天的手已经有些发紫,手指上还有几道被铁丝划出的口子,风干了的血迹在龟裂的皮肤上如鳞片一般。“没办法,水管和地面、墙面之间的间隙很小,包裹水管又是个细致活儿,戴着手套会影响工作。”陈良民包裹好一根水管后,又拿起脚边的塑料模具,钉在墙上几根并排在一起的水管表面。

  陈良民是杭州自来水公司城南分公司的一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员工,有些内向的他话不多,但是干起活来的冲劲却堪比小年轻。

  早上7时左右,陈良民手机的短信铃声响了,看了一眼短信内容后,陈良民拉紧了上衣的拉链,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哪个小区供水设施有问题了,公司会发短信通知我们,这两天收到的短信明显比之前要多,工作强度也增加了。”仅当天一天,陈良民和同事们就排查了不下30个小区的供水设施,“从三墩到体育场路再到复兴南苑,一整天都在各个小区间穿梭。”

  将环北新村小区内裸露的水管全部包裹好之后,陈良民又细心地巡视了一圈,这才拎着泡沫、塑料等材料,往下一个需要检查的小区赶去。

  “今天最早也得晚上8时以后才能下班吧,这个周末我们整个分公司所有员工都要加班,等后面几天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估计会更忙。”陈良民说。

  城南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周子健表示,这两天已经安排员工对辖区内一百多个小区进行了排查,发现供水设施的保温材料有破损或者缺失的,会第一时间修复,并针对今后几天极端低温天气,在各个小区张贴了用水的温馨提示。

  杭州市一医院呼吸科医生沈凌——

  看诊四小时只喝了三口水

  

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的沈医生,午休半小时后,又回到患者面前接诊。

   浙江在线01月21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杨茜 通讯员张颖颖)1月20日清晨6时半,天色还是暗的,沈凌起床出门。

  沈凌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一名医生。当天,他轮门诊,8时到岗。从业10年来,他的每个工作日都是这样的时间点。

  寒潮逼近,天气冷,杭城各大医院的呼吸科,不管门诊还是病房,都挤满了人,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病人最多。

  医院3号楼313诊室,他打开电脑,套上白大褂,倒了杯热水。

  “哪里不舒服?”这是沈凌面对病人的第一句话。

  9时前,病人不多。沈凌趁机去了一趟卫生间,很快又小跑着坐回位子,已有病人等着了。

  一位大妈咳嗽一个星期了都没好,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医院,显得有些着急。“医生,要不直接给我挂盐水吧。”

  沈凌在病历本上写着什么,“别急,我要问清楚。”在一连串的问题后,沈凌作出判断,不需要挂盐水,先开些药吃。

  桌上的病历本整齐地排着队,沈凌不紧不慢地忙着,一直没空喝水。直到11时25分,诊室里暂时没有病人了,他才站了起来,喝上一上午的第二口水,刚坐下又来了病人。

  这次是个年轻的女孩子,怀孕两个月,却因为天气原因感冒了。“你现在不能随便吃药的。先去验个血,确认一下。结果出来了,再上来。”

  此时,其他科室的门诊室里,医生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

  送走上午的最后一个病人,12时10分,沈凌喝下了这个上午的第三口水。

  沈凌是中班,从中午12时到1时半,他要在病房里值班。

  他匆匆地走到隔壁诊室,拿了一份同事买来的快餐,就从3号楼3楼走到1号楼14楼的呼吸科病房。

  “这就是我们平常的节奏,都习惯了。”透过厚厚的眼镜片,他的眼神很平和,“这还不是最忙的。有时候一个上午都没时间喝水,病人多的时候,速度还要快一点。”

  沈凌说,这次寒潮来了,医院里每个科室的病人都在增加,尤其是他们呼吸科。

  到病房的医生办公室,沈凌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然后才开始吃饭。盒饭有点冷了,沈凌只花了10分钟就吃完了。其间,病人家属还问了他好几个问题。

  幸好,中午的病房里一切平安,他得空眯了半小时。

  下午1时半,沈凌准时出现在门诊。

  下午的病人里有一对聋哑夫妇,丈夫有鼻窦炎,妻子感冒发烧。夫妻俩刚坐下来的时候,比划了好久,沈凌完全不明白。他拿来一张纸,开始写字。没想到,夫妻俩是文盲,不认识字。

  没办法,沈凌只能比划着,对口型,半蒙半猜。“发不发烧?”沈凌说得很慢,把嘴巴长得老大,用手拍拍额头,瞪着眼睛等待对方的反应。看到对方点点头,沈凌伸出手指伸进自己嘴巴,“有没有咳痰?”他再张着嘴巴干咳了几声,“有没有咳嗽?”

  “幸好毛病不重。”因为和这对夫妻交流,诊室里的病人越等越多,他只能加快速度。

  傍晚5时,沈凌下班。天已经开始下雨。

  沈凌当天门诊看了65个病人,没有创他个人的最高纪录,但他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此时,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正在家里等他检查作业。工作10年来,沈凌没有请年假带家人出远门旅游过。他说:“我已经习惯了。”

  植物园百草园园艺师汪弘毅——

  为植物穿上保暖衣

  1月20日,杭州植物园工作人员对古树名木作防冻包扎。

   浙江在线01月21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杨晓政 通讯员杨洁 刘莉 范雨涵)这两天,杭州西湖景区的园林工作人员要帮所有不耐冻的花草植被都穿衣保暖。

  20日下午,雪还未下,但冻人的体感温度已经阻止了市民游客游玩的脚步,植物园内人烟稀少。

  在植物园办公楼东侧的百草园,路边的低矮草丛已经铺上了10余米的草垫,还有一些离地较高的植物,都有了圆拱形的薄膜包围,穿上了透明外衣。

  在百草园内见到了正在搭拱棚的园艺师汪弘毅,今年24岁的他,已经在植物园工作3年有余,不过对他来说,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寒冷的天气。

  “植物和人一样,也有冷暖感知,这一次的寒潮,很考验植物的耐寒能力。”汪弘毅是植物园百草园的负责人,他说,百草园占地面积1.5公顷,其中有不少珍稀品种,还有像紫金牛科、百合科都是耐寒能力比较差的品种,所以需要重点保护。

  汪弘毅告诉记者,从早上8时半开始,他与另一位同事一起,为百草园的植被覆膜铺草,到下午4时,已经搭了18座拱棚,铺了近200平方米的植被地。“寒潮时的降雨,容易让植被结冰,产生霜冻,盖上薄膜,就是起到隔离的作用。”

  暴雪天最怕的就是大雪压枝,所以除了为地表植物进行隔离防护,植物园内的高大乔木,如香樟,也都已经进行了修枝。“刚入冬的时候,我们都会给树干刷白,进行初步防冻,这两天还为树干包了草包,穿上了保暖衣。”汪弘毅说,接下来几天都是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雪大的情况下,每个小时都需要巡查一次。

标签: 寒潮|劳动者 责任编辑: 杨静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