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3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方力 廖小清)“不为民代言,我当人大代表干嘛!”台上,省人大代表施雪龙的一番话,赢得了台下赞许的目光。这句话,也道出了台下600多位省人大代表的共同心声。
这是1月23日下午代表优秀议案建议表彰暨履职经验交流会上的一幕。在交流中,杭州代表团的施雪龙代表和宁波代表团的李飒代表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故事。
施雪龙是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高地村党委书记,也许是因为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干得多、说得少,刚走上台时,他显得有些紧张,还不忘向大家“调侃”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
可当施雪龙进入正题,说起自己的履职经历时,言辞恳切,认真投入。8年的履职路,他有太多的话想说。
施雪龙1995年起担任高地村党委书记,这一干就是20年。20年间,高地村从一个戴着“贫困”帽子的薄弱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这与施雪龙摸索出来的致富路子分不开,更重要的是让他积累了做好农村工作的经验。
“作为来自农村最基层的代表,我始终把联系村民、走访群众作为基础,用脚步丈量民情,努力做到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施雪龙谈起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专门到杭州、衢州、丽水等地调研,提出了《关于增加投入扶持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的建议》,该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领导督办的重点建议。“如今,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利好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说到这里,施雪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施雪龙明白,正是因为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并围绕三农问题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积极代言,他提出的建议才切中了农村突出的问题,道出了百姓期盼的心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当选人大代表绝不是给自己增加一道光环、增添一份荣誉,而是一份用眼睛观察民生的责任,用耳朵倾听民意的担当。”话语间,施雪龙的眼神坚定,人大代表的职责在他心中重千斤。
与施雪龙相比,宁波代表团的李飒可以算是一个“新兵”。在3年的履职中,她边学边干,有过压力、忐忑、焦虑,但更多的是收获了理性、执着和欣喜。
“两会期间我身兼两职,既当代表,又当记者。记者需要心里装着观众,而人大代表同样需要为民代言。”作为宁波广电集团一名新闻工作者,李飒善于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在会期之外,她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搜集民意。
在交流中,李飒向大家娓娓道出自己的履职感受。2013年底,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会前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她看到201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初稿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但对治理空气污染着墨还不够多。
“联想到当时浙江境内雾霾来袭,省气象台首次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我在座谈会上说: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既包括绿水青山,也包括蓝天白云,建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对雾霾治理作出部署,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李飒说,让她欣喜的是,那年两会开幕时,她翻开政府工作报告,看到省政府将雾霾治理列为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这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政府决策更加注重听取和吸收民意的今天,人大代表更应该发挥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
台上声情并茂,台下感同身受。
“听了两位优秀代表的履职发言,感觉自己和他们还有不小的差距。”省人大代表、奉化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丹说,她去年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也被评为2015年度优秀建议,但是比起其他代表,自己还要不断努力,认真履职,争做一名尽心尽责、群众欢迎的代表,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大会还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两件优秀议案和16件优秀建议进行了表彰。
据介绍,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20件,建议、批评和意见995件。省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议案、建议的内容、质量和处理结果等情况,评选出18件优秀议案和建议。这些议案、建议内容涉及教育、医疗、审批、治水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表彰优秀议案、建议,进一步增强省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促进代表议案、建议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作用。
部分代表团1月23日上午也进行了代表履职经验交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