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新华医院院长蔡宛如就提出
浙江在线01月2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 本报通讯员 阮芝芳)因为青蒿素,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奖,并引发了国内的中医药热。
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们提出的与中医药相关的建议也多了起来。截至昨天,仅省政协收到的相关提案就有7个。今天下午要举行的第十八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主题也是《发展我省中医药产业》。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药作为国粹,在中国发展得好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可事实并非如此。
相关调查显示,浙江省内的中医院无论建筑规模、硬件设备等,都明显落后于同级综合医院,不能很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想要中医发展得好
应建立独立的中医管理体系
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新华医院院长蔡宛如是省政协《发展我省中医药产业》论坛的主讲人。她关注的内容更为实际,那就是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中医,而且看得起名中医。
蔡宛如举了个例子。“丽水云和中医院是我们医院的下沉单位之一。在政府资金支持后,云和中医院更新了设备,医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整个中医院地块非常小,基础设施很差,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她说,“光靠我们医院派专家下去,帮助是微不足道的。”
而在全省,几乎每个县市的中医院都存在类似问题。
蔡宛如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建立中医管理体系、规范和标准,摆脱目前中医管理的西医模式,成立独立的中医管理部门。
“现在卫计委的中医管理局,仍然采用西医的管理模式。”蔡宛如说,中医管理局没有发放中医师执照的权利,没有审批中药的权利,没有更多的参与制定中医学位标准的权利。
就连中医院里的专家大腕,他们拿的学位也是西医体系,“目前没有专门的中医医学学士。”
“这在政策上,涉及到很多部门和机构,应该有一个发展中医的大战略,成立‘中医发展委员会’ ,制定中医发展政策,协调各部门的政策执行,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医发展体系。”
另外,还必须要建立中医药独立的评价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
在蔡宛如看来,运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药和研发中药时,要根据中药的疗效特点和疗效原理,在制订评价标准时要注意将中药与化学药区别对待。
地方怎样留住中医人才
支持保障力度一定要加强
“我在去庆云义诊时,听当地中医院的院长说起,为了留住一个中医硕士生,当地政府和中医院提供了一套住房。”蔡宛如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个人才算是留下来了,可是全省那么多地方中医院,需要那么多人才,总不能每一个都花这样的成本吧?
现在浙江省的县级中医院,遇到的困难不是单方面的,在医院建设、人才引进、学科发展、临床科研等方面,都缺乏具体的、更有力的措施。
“这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不光是主管部门和基层政府,还包括社保、卫生、财政、科技、发改等多部门综合协作。”蔡宛如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发展支持保障力度,特别是在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科研投入等方面都要有更为具体的措施。
数据
2014年底调查数据,全省县(市)级中医医院总建筑面积94.52万平方米,每家平均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总固定资产22.59亿元,负债22.60亿元,万元以上设备总值17.10亿元;有13家县(市)中医医院占地不到10亩;总诊疗人次数2203.51万人次、出院45.84万人次,在52家县(市)中医医院中,达到二级甲等标准以上的43家(省级标准二甲30家,三乙13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