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4日讯 (钱江晚报见习记者 叶星辰)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
黄根法伏在那张大大的木制工作台上,握着一杆细细的画笔,笔尖是刚刚蘸上的红色颜料。他左手轻轻抚按住一张半成品年画,右手用笔一点一点地给画中织女的衣冠上色,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最近一个月,黄根法每天都高负荷运转,早上六七点起床,深夜一两点才能入睡。他是金华塘雅镇年画界的老师傅了,为了赶货,他和别的年画师傅一起,在镇上的木版年画博物馆里“闭关修炼”。
窗外,是静悄悄的院落;再往外,是一道紧闭的大门。可是,对这些年画师傅来说,这是博物馆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这两年,年画又重新回归大家的视线,刚刚装走一车的成品,工作室里还剩几百张没上完色的,得在年前赶出来。
记者的到访,打破了这种“静中取闹”。黄根法放下画笔,一边招呼我们参观,一边介绍自己的工作。“年画是传统手艺,每天上一种颜色,上完之后还得晾一天,要是中间一种颜色没上好,整张画就废了。”
这么说来,画一张牛郎织女的年画,仅上色就需要五六天。不过,对博物馆里的老师傅来说,挑战并不来自早已熟练的工艺,而是如何让传统的年画跟上现代人的情趣。
单色年画
填色游戏和单色年画
在博物馆里,记者看见了很多只印了一种颜色的年画,和之前流行的韩国填色游戏很像。按照老师傅介绍一种颜色上一天晾一天的速度,怕是赶不上春节的“档期”了。
不过,博物馆馆长黄菁菁揭秘:“这些‘半成品’,才是今年年画市场上的主角。”
这种年画有专业的名称,单是红色就叫“套红”,单是黄色就叫“套黄”,指的是在年画印线稿之后,原本要印五六种颜色的年画只印上其中的一种颜色,其他部分全都留白。
“刚开始只是给一些外地的厂家订单提供这种年画,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可以说是今年的爆款。”
晾年画
明信片伴手礼和木版年画
记者在参观时,还偶遇了一位90后,他是特地上门来找木版年画的。
“之前我想给一个西班牙的朋友寄有金华特色的礼物,当时跑了很多地方,才勉强找到一张还算过得去的明信片。”他说,后来他知道金华有一个传统的年画博物馆,里面的木版年画比明信片有质感多了。
黄菁菁说,木版年画的订单这两年的确越来越多,前段时间的订单大多是发往外地的,这两天赶工的都是金华本地客人预订的。
“二孩”政策和送子年画
这趟去看年画,记者是打定主意要数数有几种猴子的,最后却意外地没有找到与猴年主题相关的作品。
每年最火的年画,并不一定与生肖相关,只要寓意好的主题就会火。
黄师傅说,自从国家开放二孩了,“观音送子”、“麒麟送子”这两个主题的年画就非常受欢迎。“很多人会买这些年画,送给一些正在备孕或者已经怀孕的朋友。”
英文年画
链接
年画不息,创新不止
一圈参观下来,最令记者意外的,是一张特殊的年画。这张《加官进爵》,半边是传统的木版年画,另外半边却印上了中英双语的“解说”。
黄菁菁说:“这些订单主要发到日本和法国的一些画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拿出来展示。”目前,这样的洋年画一共有20多种。
其实在塘雅,年画既是一门传统的手艺,也是一门崭新的生意。一般来说,一张木版拓印的小年画要卖百来块钱,稍大一点的就要三五百,如果是手工画笔描绘上色的就更贵。
既然是生意,自然就要与市场挂钩,这也是为什么塘雅的年画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我们之前还推出过年画拼图,年画摆台,和今年套色年画一样,都属于年画的创新,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