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施姜茶照片
浙江在线03月04日讯 “这张老照片是民国二十六年拍的,就是1937年,到现在也有近80年了,说的是冬天施舍热姜茶给过路行人。右边第二个是我爷爷王宏富,当时他在中山东路开了一家铜锡店,每天早上起来和附近的经营业主一起施茶做好事,算是慈善的一种。”今年64岁的王永康说,“另外还有一张拍摄于民国三十五年,也是爷爷和其他施茶人的合影。这两张老照片1967年被抄走,1984年我从鼓楼那边的利群五金商店找回,现在看来保存得还挺好的。”
“我为老照片找了个新家”
两张老照片分别装在红木相框里,用玻璃覆盖,宽28厘米,高25厘米,上面分别标注有“民国二十六年永固姜茶会十周年纪念留影”“永固姜茶会复兴纪念时在民国三十五年冬季摄影”。王永康说:“去年我在报上看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征集老照片的消息,就带着这两张老照片去了,给它们找了个新家。照片反映的是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我觉得像这样的宁波老故事应该与大家分享。”
宁波是最早的“五口通商”地之一,西方摄影随即传入,从一定程度上定格了近现代宁波的影像记忆。成立一周年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为了收藏宁波有影像记录伊始至上世纪末各个时期的影像作品,生动再现近现代宁波历史风云,2015年8月起,举办“甬上影像·百年记忆”宁波老照片征集活动,活动将一直持续。对征集到的老照片,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将通过数字化处理进行永久保护,待处理完后,老照片可捐赠艺术中心,也可取回自行保存。入选照片将被编辑成册,成为系统记录宁波近现代历史的珍贵图像,并在艺术中心定期展出。
“爷爷开了家西仪昌铜锡号”
王永康介绍,这两张老照片均由天胜照相馆出品。成立于1924年的天胜照相馆是浙江省照相行业的老牌名店,原开设在宁波繁华的江北岸外滩,在宁波摄影界久负盛名。“但从我记事起,天胜照相馆就在中山东路我家祖屋对面。”
“当时爷爷在中山东路158号创办了一家西仪昌铜锡号,我们兄弟姐妹就出生在这里,这个地址就是现在的东方商厦对面。四间店面约10米宽,做铜茶壶、铜面盆、镴器等,如今这已是消失的老行当。”王永康说。
铜锡业是专门制作和经销铜锡器皿的行业,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大多为铜锡制品。铜制品有铜茶壶、铜面盆、铜火熜、铜汤锅、铜镬铲以及取暖用的汤婆子、吃火锅用的铜暖锅、抽烟用的铜烟管等;锡制品有锡壶、锡瓶、锡罐等。
“民国三十五年”那张照片上显示,西仪昌铜锡号还善于制作招牌、嫁妆等。“宁波人对置备女儿嫁妆十分重视,即使是穷人家嫁女儿,铜锡器也是不可省的。”王永康听母亲说,那时候家里生意不错,“至少家境小康,爷爷和东门口几个老板一起组织了永固姜茶会,免费为行人施茶。”
“每年冬至至年三十施姜茶”
在“民国二十六年”这张老照片上,写有“永固姜茶会”的来历:“孟子曰夏日则饮水,冬日则饮汤,是知饮料关系人之生活大矣哉。严冬黑夜风雪满天,冰霜砭骨,贩夫菜佣每于午夜荷担以迄天明,老弱者恒因之颠仆而中寒致疾,至为可悯,同人等爰于民国十六年业起永固姜茶会,施给姜茶、面包、草鞋等以资救助。兹值十周(年)纪念特留影以志不忘。”后面又注明了由应升甫等人发起。
据王永康的母亲、88岁高龄的薛女士回忆,她家当时在江厦街开百货店,她是家里的小女儿,大哥也加入了姜茶会。“西仪昌铜锡号是一座三层楼房子,屋檐有铁篷,下雨淋不到,所以成了施姜茶的好场所。”施姜茶从每年的冬至开始到年三十结束,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喝姜茶可以驱寒。“他爷爷和应源泰五金店、金华火腿店、着衣店(就是现在的服装店)的老板是发起人,他们轮流在凌晨三点钟开始为黄包车夫、菜贩、进货的行贩等施茶,还准备了洗脸的热水、毛巾以及草鞋,来喝茶的每个人还可以领两只西式面包吃。西式面包房每天送来400只面包,有剩余的我们也不能吃,因为是做好事用的。”
薛女士1946年嫁到王家,“我做后勤工作,每年六月中伏时候,生姜刨丝晒干,装在棉布袋里备用。冬至施茶开始,我在前一天晚上把生姜丝和红糖按一定比例煮好茶。老板施完茶,天也亮了,到各家开店铺的时间了,他们把紫铜锅子、碗等搬进店内,我再把器具洗干净。”薛女士说,除了冬天施姜茶,夏天还施中药茶,“喝了不会发痧气,茶桶放在铜字招牌下。”
永固姜茶会一直持续到1949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