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9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刘雪松)相对于作家莫言提出缩短学制、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的一揽子建议,昨天陕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省长娄勤俭对于在全国率先实行13年免费教育的承诺,似乎在网上赢得的掌声更多一些。一个是看得见、见效快的教育福利,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育改革。在舆论的反应中,也能看出教育改革推动的难度有多大。
莫言建议将小学中学的学制,由现在的12年减至10年,针对的是学制太长,增加了教育成本,推迟了学生走进社会作贡献的年龄,以及在不停的考试过程中衍生的择校、补课、家长和孩子喘不过气来的种种压力。
但莫言的建议出人意料地引发了网友的争议。反对的声音认为,如果学制缩短,分级考试的机会就会减少,经济条件弱势的群体希望通过考试来找到好学校的“翻身”机会就没了;而高校与职业院校的分流,等于形成了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分流,而目前的职业学校,在一些人看来缺乏吸引力。
其实,网友的担忧与莫言的建议并不构成矛盾冲突。这与其说是担忧,不如说是对彻底改变教育现状的信心不大。这是这些年教育改革头痛医头、修修补补带来的心理影响。
教育问题,本质上还是个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因为教育改革的不彻底拉了后腿。在高考这座独木桥的前面,包括学前教育在内,一个人、一个家庭,长达十五六年的时间都是在焦虑和拼命当中生存。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教育之痛,更是社会之痛。我们现在整天怪罪于应试教育的方式,却没有指向知识与劳动价值在分配过程中的畸形与不公,这是很难撬动教育制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的。
缩短学制很容易,属于操作层面的事情,但教育分流这个问题,讲了很多年,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原因就是这个事,还真不是教育部一个部门就能够通过改革完成的。它牵涉到的是整个社会在人才观、收入分配以及在知识与劳动的尊严等方面的结构性调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叫作工匠精神。这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种递进。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这些概念,讲的是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落后,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把它与中国的教育落后关联起来思考问题。
中国历史上有鲁班,有李时珍,有曾经在各行各业出现的无数技术能手,但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今天,反而一只马桶盖都要从日本背回来,反而一个螺丝帽做不过德国了。这种工匠精神的丢失,与教育的迷失、人才观的迷失以及知识与劳动的价值分配的杠杆迷失,是直接关联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能就应试教育说应试教育,不能就学区房说学区房,不能就教育资源说教育资源,否则就会在一个死循环中找不出真正的出路。
中国的教育改革,必须统盘考虑,顶层设计,可以通过缩短学制,加大对职业学院的投入,大力调整技术工种的劳动收入,让职业教育成为民众普遍认为有尊严、有前途、有实惠、有幸福感的教育形式和出路。改革,要的是不破不立,而不是小修小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