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调调”穿着袄裙,宛若穿越而来的古代美女。
浙江在线03月15日讯 “他们是在玩Cosplay吗?”昨天,金华万达广场电玩城里,一群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这些年轻人都是金华汉服社的“同袍”。这个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的词语,如今被汉服复兴者当作互称。
如今全国大大小小的汉服社团正以迅猛的速度开枝散叶,汉服爱好者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真正敢穿汉服出门的却不多。
金华这群年轻人,已经悄悄走在了前面。每逢传统节日,他们都会穿着古色古香的服装,举办庆典活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不过,伴随汉服热而起的争论也一直未曾消歇,有人说那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有人说汉服热不过是一场假传播之名的复古时装秀。
诚然每个人都有选择服装的权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这群年轻人另类着装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
她们的故事
穿着汉服出门,大妈围过来想听戏
昨天,身穿袄裙的王如丽带着8岁的女儿多多在咖啡馆用餐。
王如丽和几个闺蜜一起,建起了永康汉文化研习QQ群。以前一个人出门时,她不好意思穿汉服,人多了,就结伴穿着,但遇到的尴尬事也不少。
一次和七八个女朋友穿着汉服在永康西津桥上游玩,突然几个大叔大妈围过来。
“你们是唱戏的吗,哎呀,大家快来看戏啊。”大叔大妈一声吆喝,只见很多人都搬着小板凳围过来,兴致勃勃地准备看好戏。吓得她们赶紧逃跑。
渐渐的,王如丽尝试把汉服和现代服装做混搭。比如出去买菜,上身穿短袄,下面配短裙,既简单方便,也不会太惹眼。她还让4岁的女儿穿汉服,如今女儿也是资深“同袍”。小姑娘虽然不懂服装形制和历史,却对汉服情有独钟,而且没有顾忌,什么场合都喜欢穿汉服。
这几年,王如丽也发现,穿汉服出门的人越来越多,回头率没有之前那么高了。现在母女俩一起穿着汉服出门,已经是一道美丽风景。
她的故事
辞掉工作做起汉服裁缝
2008年,“鱼调调”开始接触汉服,就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她是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姑娘,穿着汉服就出门了,逛街、去KTV、看电影……那时金华穿汉服的人很少,“鱼调调”的回头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你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走在街上,她经常被这么问,偶尔会觉得尬尴,只好笑笑再解释:穿在身上的是汉服。
曾经有段时间,“鱼调调”很想穿着汉服上班,担心公司不允许,便作罢了。很多人会认为汉服都是宽袖飘飘,不方便,其实汉服也有一些日常穿着的款式,如裋褐、短褙子、交领半臂等,不仅方便,还很时尚。
“少数民族都有很漂亮的传统服装,为什么汉族没有?”有了这个想法,“鱼调调”和几个热衷汉服文化的爱好者,创建了一个汉服QQ群。如今,群里已有400多位“同袍”,还在永康、兰溪等地开设了新群。
因为觉得网上买的衣服不够好,“鱼调调”又尝试动手研究服装裁剪、形制。汉朝庄重的“曲裾”,唐朝娇俏的“齐胸襦裙”,宋朝实用的“褙子”,到明朝大方的“袄裙”,她都能够做出来。
许多同袍发现她的衣服特别漂亮,以后就经常央求她做。去年,她干脆辞掉工作,专门开了一家汉服工作室。
在“鱼调调”看来,服装离开传统就只是一件衣服。汉服不是终点,而是开始。“希望通过汉服,能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传统文化。”
他的故事
把汉服当常服的男生
汉服群里,女生居多,但也有像郎若帆这样的男生。
29岁的小伙子郎若帆穿着一身黑色的贴里,金色的革带束在腰间,旁若无人地在公交车站等车。这套汉服看着有点像连衣裙,路过的人都会多看几眼。
郎若帆在一家公司做财务,他是少数敢把汉服穿到公司的人。
2012年,郎若帆开始接触汉服,一开始也不敢穿着汉服上班。有一次公司里举办年会,他悄悄穿了一套过去,第二天没换衣服,看老板开明不反对,他也就一直穿下去了。
“也有同事会调侃,说大男人穿着连衣裙。”郎若帆也就笑笑,也有女同事说他这样很帅,而且调侃他的同事,还悄悄给自己的孩子买了很多汉服。
郎若帆有十几套汉服,从贴里到裋褐、半臂、直裾、道袍……比正常的服装都要多。现在,他穿着汉服出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汉服身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