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著名书画家何水法创作完成书法长卷《洛神赋》
2016年03月17日 05:19:46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刘慧

  何水法在书写《洛神赋》长卷。

  浙江日报杭州3月16日讯 春阳透过落地窗,小心翼翼地洒在长卷上。“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著名书画家何水法历时数月创作完成的书法长卷《洛神赋》,笔法洒脱,一气呵成,足见其书法的深厚功力。

  独树一帜

  何氏“瘦金体”

  墨香一缕,韵味悠长。看那飘忽快捷、笔迹瘦劲的书体,至瘦而不失其肉,抑扬顿挫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真可谓独树一帜的何氏“瘦金体”。

  三国文学名家曹植的《洛神赋》,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名篇。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相提并论。”在何水法看来,他书写《洛神赋》,是想用这幅长卷来呈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浓厚、浪漫的抒情。

  缓缓展开何水法的书法长卷,欣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二句中,那个“翩”字,就像飞鸟飘忽摇曳;那个“婉”字,就像小溪蜿蜒曲折……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轻盈。

  长卷中“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二句中,看那个“荣”字,如秋日菊花容光焕发;看那个“曜”字,如风中松树体态丰茂……这两句写洛神容光焕发充满生气。

  全部展开何水法的书法长卷,通读曹植全篇《洛神赋》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非常爱慕洛神,她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作者对洛神的思念。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关键是,何水法《洛神赋》长卷中那“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的妙句,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是落落大方,高矮肥瘦都恰到好处。

  看得出,这幅长卷书法笔画瘦硬、杂糅各家,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何氏“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色彩强烈,屈铁断金。

  本应为“瘦筋体”的“瘦金体”,是北宋皇帝徽宗赵佶所创,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这种书法结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何水法说,他在继承“瘦金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独特书体。创作时需要内在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

  因为“瘦金体”正与何水法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何水法的花鸟画上,与画笔相呼应——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何水法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传承着先贤开创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

  母亲启蒙

  苦临四大家

  去杭州运河边的何水法家里采访,推开那扇木门,一股清新的古雅气萦绕全身,看他现场书写更是一种享受——只见他选用饱蘸墨汁的羊毫落笔,那一笔下去,墨韵化开,字的“骨架”饱满矗立,尤见功力。

  何水法说,为了写好书法,他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养气了。“记得在我五六岁时,每每看见母亲用出自邵芝岩笔庄的那杆墨绿色、红毛尖小楷笔记账的身影,真是美极了!”毕业于现杭十中的母亲,就成了何水法习书的启蒙老师。而后,母亲又搬出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楷书四大家,让何水法临“颜筋柳骨”,而后又融赵孟頫的遒媚秀逸,严整圆熟。

  美好的中学时光,何水法又一头埋进起源于秦朝、东汉时期达到顶峰的隶书。那种庄重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汉隶,对何水法的书法创作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如今回忆起来,师从陆维钊、沙孟海等大师的何水法说:那真是一段快乐的书写时光。

  书与画,就如同诗与歌。但众人所不知的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何水法,还是位著名的书法家。

  早在1977年,首届全国书法展要挑选赴日本参展的作品,每个省选送50件,最终全国评选出67件,浙江有6件:何水法与陆维钊、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骆恒光的作品参展。同样,在第二届全国书法展中,陆维钊、吴茀之、诸乐三、何水法的4件作品脱颖而出。

  几十年来,何水法除去常用的“瘦金体”题画落款,真草隶篆的书法作品也很多。比如刚刚完成的楷书长卷《赤壁赋》,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

  记者有幸在他的书房里欣赏到何水法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他的审美观念在变化,变得愈来愈靠近传统,使民族的审美观念更加显现,与时代脉搏紧紧合拍,具有现代意识和发展意识。

  何水法说,他的愿望是为中国传统书画在新时代的发展尽一份力。

  他在河南省洛阳市“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建立了希望画院,为农民画家义务上课、培训。他在杭州建立了传承中国画的抱华楼——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很好地延续了南宋画院的绘画传统,何水法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有助于中国传统书画的传承和创新。

  书画同源

  翰墨写人生

  作为一名著名的花鸟画家,为何要身体力行大力倡导书法艺术?

  何水法说:“书画同源。”画家和书法家密不可分,书法家可以不是国画家,但一个出色的国画家应该同时是出色的书法家,比如苏东坡、陈老莲、赵孟頫,比如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现在评论家习惯于将“画家”“书法家”单列出来,反映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就是不少画家书法水准下降。

  何水法说,所谓“书画同源”是指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文化观念同源。所以文字有象形字,书画均以线造型,书画工具都是文房四宝,黑白为基。然而,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讲求技术功底的传统,表现在书画上即对笔性的追求。技到极致即是艺,因为书画家的心灵表达,技只能成为艺的组成部分。就如梨园的唱念做打、武术行里的十八般武艺,均有技之深浅,技到极处谓化境。这种源,也是书画相同的。

  何水法说,反过来,“书法入画”的本质是强调“写”字,并非说画上的线条都像书法一样。让练过书法的和没有练过书法的人同时写一篇文章,即有一个功力深浅的比较。笔迹当不飘不滞不僵不滑,飞速而有定力,凝重而有灵性,绘画也应如此。作画为造型,容易在描摹中失去笔的灵性。始终保持“写”的状态,让笔迹有力度有厚度有深度,是中国画之笔墨根基。绘画的笔迹比书法要复杂多变,笔的行为更随心所欲,然而是“描”还是“写”依然能一眼悉底。没有书法那样对“写”的要求,没有笔性,就不会是有深度的中国画。

  “许多人以为,画家习书法是为了在画上题字。”何水法笑言,那么如果画上不题字或者请别人题,习书法就无意义了?中国画之笔性与书法通,中国画的笔墨节奏、水墨趣味与书法通,中国画的画面结构、气息运行与书法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以“书画同源”最具代表,且对功力深浅有相同的认知。中国画笔墨羸弱的人十之八九欠书法功底。所以,习书法关乎作者文化结构的完整性,关乎中国画形式语言的锤炼,关乎对中国画的深刻理解。题字仅仅是表象上的目的。以此理解潘天寿、陆俨少等大家“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说法,会更深刻些。

  “一位好画家,诗书画印皆好。”同时酷爱篆刻的西泠印社社员何水法认为,中国印章因其抽象而更讲究纯视觉的效果。因小至方寸而更讲究运势、节奏、韵律,细微处还讲究笔意与刀意的浑然一体。如果把好的印章放大至上百倍,会是很好的画面,而且有许多现代构成的因素。画者学会治印,哪怕是学会赏印,都会受益良多。

  知道了何水法的书法情结,便明白了他为什么创作书法长卷《洛神赋》——书以文表意,画以形表象,意象之合,笔墨精神,方显何水法胸中丘壑?

  傍晚时分,目睹何水法以一枚红印结束《洛神赋》长卷创作时,不由心中为之一振。

  书与画,如同诗与歌。何水法是画家,同样是书法家。

标签: 洛神赋 责任编辑: 周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