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7日讯 她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老伴是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是名噪一时的“江南风筝王”……德清徐亚乐一家以艺术为传承,让文化温暖家庭,并使其成了一家快乐和谐的“秘籍”。
徐阿姨今年69岁,退休前是德清县文化馆的群众舞蹈干部,老伴张志刚,比她大5岁,退休前在医药公司工作,闲暇时喜爱研究风筝。昨天,记者联系到徐阿姨时,她正忙着为老伴“出谋划策”。原来,老张受邀参加本月底的德清莫干山赏花节,当天他要带着他的风筝一起参加表演。“准备了20多只风筝,样式很多,有长龙、蝴蝶、脸谱等。 ”徐阿姨告诉记者,压轴的是一只专门为赏花节制作的主题风筝,风筝骨架差不多搭好了,有五六米长、两三米宽,风筝面还在创意设计中。“老张的朋友帮了很多忙。 ”徐阿姨说,她就打打下手,偶尔出出主意。不过在记者看来,两人间的互动很温馨,颇有点琴瑟和谐的感觉。
徐阿姨告诉记者,她和老张的相识,是因为当年一起在戏剧团工作。1969年,两人结婚。“那时候条件艰苦,参加文化活动还得自己制作道具,老张做风筝的兴趣就是在那时培养出来的。 ”据徐阿姨回忆,刚开始,做的是十分朴素的方形风筝,勉强可以放上天;随着手艺逐渐纯熟,老张开始尝试各种样式的风筝,慢慢也有了一些小名气。
上世纪80年代,一次机缘巧合,老张参加了省首届风筝大赛,没想到拿到了第二名的好名次。后来在山东潍坊的全国风筝比赛上,他制作的老鹰、长龙和山鸡风筝,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大奖。“特别是老张用自家养的山鸡羽毛做出的这个风筝,还有个小故事呢。 ”据徐阿姨介绍,评委们对此有点争议,这到底是风筝呢,还是标本?最后决定,能飞上天的,就是风筝,不行的话就是标本。最后,风筝飞上了天,羽毛风筝也成为全国首创的一种形式得到了肯定。记者了解到,在第五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上,老张制作的“仙鹤”羽毛风筝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夺得金奖,又在中国风筝精英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他的风筝还经常被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受到了很多外国友人的欢迎。由于老张在“空中艺术”中的作为,老张在1992年入编《中国民间名人录》, 199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家”, 1997年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授予“国际民间艺术家”称号, 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人民日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在专题报道中称他为“江南风筝王”。
在支持老伴的同时,几年前,徐阿姨自己也将非遗传承的“重担”扛上了肩。据悉,新市有一种民俗舞叫“扫蚕花地”,是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983年,全国掀起了一场民间及民族艺术的抢救活动,机缘巧合下,徐阿姨认识了“扫蚕花地”的传承人,并学会了这种民俗舞。回去之后,徐阿姨和馆内的其他人一起将舞蹈动作汇成图,并将曲谱记录了下来,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由于原先的传承人过世,徐阿姨便接替她成为“扫蚕花地”的传承人。现在,徐阿姨一边收徒弟,一边带小学员,一边还继续发挥余热,为社区辅导排练文艺节目,为老年大学学员教授舞蹈,普及舞蹈艺术知识,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探索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记者了解到,她带出来的20多个青少年学员表演的“小小扫蚕花地”,在原滋原味的民俗风格上融入了时代感,成功登上了今年浙江省非遗电视春晚。
“我的儿子媳妇也都是从事文化艺术这条线上的工作,所以很理解也很支持我们。 ”徐阿姨告诉记者,她儿子是德清县文化馆的摄影干部,潜心研究摄影艺术。有个专业的摄影师,家里面就绝对不会缺少温馨的照片。家人的生活照、一起出门游玩的风景照……应有尽有,每一张照片都可以蔓延一份美好的回忆。儿媳尽管工作很忙,但平时都尽量自己带孩子,给两老人的“艺术事业”留出足够的空间。
艺术陶冶情操,艺术让人快乐。用徐阿姨的话说,让家庭融入艺术,让他们一家快乐、和睦又美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