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绿水青山产好茶 武义有机茶迎来八方客人
2016年03月29日 16:34:56 来源: 金华日报 朱静怡 温君凯

   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3月是新茶飘香的时节。峰峦叠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的武义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武义茶叶独特的自然品质。早在唐朝,武义就是浙江著名的茶乡。改革开放以来,名优茶开发,有机茶开发,“武阳春雨”品牌整合建设,武义茶产业提升发展走得坚定而有力,200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有机茶之乡”,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同年被评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在武义灵秀的山水间,一片片美丽的茶园仿佛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如今,茶叶已成为武义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品质生活的绿色产业。

  举办万人品茶大会 茶为媒促产业发展

  3月28日上午,第八届金华市万人品茶大会在武义展览中心开幕,此次大会也是武义茶叶全产业链的展示会。会上,武义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新宇代表武义县委、县政府和武义县茶叶界,欢迎各界来宾。

  往年都在金华市区举行的万人品茶大会,今年首次移师武义。武义茶叶产业发达,茶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被誉为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县,也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茶的原产地。

  这次大会由市农业局、金华茶文化研究会、武义县政府主办;武义县农业局、武义县茶业协会、武义县茶文化研究会承办;市科学技术协会、市茶叶学会协办。大会以“展示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宣传茶品牌、推进茶交易”为主题,进一步推进金华茶叶的产业化进程,推动金华茶叶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茶叶品牌,扩大金华名茶的影响力,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省市县领导、茶叶专家、市相关茶企茶馆、茶叶经销商、全国知名茶具生产企业人士参加大会。活动主要内容有“武阳春雨”系列茶金奖产品评比、开幕式、金华名茶推介暨茶文化展演、金华名茶展示展销、万人自由品茶、武义茶叶全产业链展示、茶具主题展示、茶馆展示、茶产业发展研讨会、金华茶馆联盟成立大会、茶叶企业对接考察等。不少市民到现场进行互动,到各企业展位上品尝各类名茶、品鉴各种茶具。

  张新宇在开幕式上说,相聚武义以茶会友、品茗论今,是武义茶界茶人的荣幸和福祉,希望社会各界以茶为媒,广献良策,促进武义茶产业健康发展。今后,武义将发挥茶产业资源与传统优势,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为目标,构建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链,推动武义由传统茶业大县向现代茶业强县转变。

  获评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茶产业是武义县农业支柱产业。多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条件,武义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武义县获评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这是继“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之后,武义获得的又一个国字号茶产业荣誉称号。据悉,这也是全市第一个国家级出口茶叶示范区。

  目前,武义县有10家出口茶叶种植基地通过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备案面积5万余亩。2014年茶叶出口434批次、出口量4742.1吨、出口额1662.7万美元,茶叶出口得到健康平稳发展。

  据武义县出口茶叶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2012年,武义县政府与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机制备忘录,将创建出口茶叶示范基地纳入制定武义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3年创建,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考核验收组的验收,成功跻身全国236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之列。

  武义以五大抓手推进国家级出口茶叶示范区创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子平介绍,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抓规范,2015年,县政府出台《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规范基本农药市场经营秩序,从源头上把好茶用药安全关;二是完善标准体系抓质量,突出标准化建设,先后创建“国家级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部茶叶标准园”,组织制定《武义有机茶》地方标准规范、《武阳春雨茶生产技术规程》,全县茶叶标准化率达65%以上;三是健全应急预案抓安全,整合县级检测资源,加强风险检测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及时发布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市场监督检查、产地环境监测、安全综合监管等相关信息;四是突出有机品牌抓认证,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样板,加强对茶叶三品一标的认证管理,全县茶叶通过三品一标认证3.9万余亩,占全县认证面积26%;五是挖掘传承文化抓特色,建立武义县茶文化研究会,举办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总决赛,大力挖掘整理武义茶文化史料,出版30余万字的《武义茶文化》书籍,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的“四进”活动,加强茶产业发展交流和推广,繁荣武义茶文化。

  国家质检总局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实行六方面的优惠措施,包括简化备案注册程序、优先对外推荐注册、便利出口检验放行、推动境外通关便利、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协调政策经费支持。受益于出口示范优惠政策,武义茶叶借此东风扬帆远航,进一步开拓发展“海上茶叶之路”,打通国内外贸易市场,打造“武义茶”国际品牌。

  创建区域品牌

  打造茶产业金名片

  武义县现有茶园面积10.4万亩,2015年产茶1.52万吨,总产值8.29亿元。茶叶已成为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有6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2001年被评为“中国有机茶之乡”,2008年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2012年被评为“中国茶文化之乡”,多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武义县茶叶产业链被省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协调小组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认定为“全省示范区农业全产业链”。武义茶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以高品质名茶“武阳春雨”和“中国有机茶之乡”为背景的“有机、健康、养生”茶文化。茶文化氛围浓厚,近几年开展的各类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茶叶产业是武义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全县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03家。基本形成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现在全县近2/3的茶园是企业茶叶生产基地,其中4万亩茶园由企业直接管理。万亩无公害良种茶基地是浙江省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武义县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长期科研推广合作,成为浙江省茶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县。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浙江省茶产业创新平台理事单位、浙江更香有机茶研究院、浙江骆驼九龙发酵茶研究院等机构部门先后落户武义,为武义县茶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县鼓励茶叶企业建立有机茶基地、开展有机茶加工、建有机茶专卖店,规范有机茶生产全程管理体系,探索有效运行机制。制定了《武义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实施有机茶标准化培训工程;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有机茶管理模式;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茶园至茶杯”的全过程质量跟踪和可追溯;以有效控制茶叶农残为目标,狠抓茶叶生产源头管理,实现茶园统防统治,有效提升了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武义拥有茶叶加工厂170余家,省级示范茶厂3家,省级标准化名茶厂3家。全县生产的茶叶种类有高档次的针形茶、扁形茶、毛峰茶等名优茶,也有珠茶、眉茶、香茶、红茶、砖茶等大宗茶,高中低各档次的茶叶组合生产,提高了茶叶资源利用率。

  武义着力打造武阳春雨茶品牌,“武阳春雨”“更香有机茶”“汤记高山茶”“乡雨茶”等一批茶品牌得到较快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全县的名优茶基本实现品牌化销售。2004年武义县整合“武阳春雨”品牌,目前“武阳春雨”加盟企业达到10家。通过10多年的品牌打造,“武阳春雨”已成为武义的一张金名片。特别是2010年,武义县成功选育了“武阳春雨”茶特有的茶树品种“春雨一号”“春雨二号”,进一步提升了“武阳春雨”茶独特的品质。目前“武阳春雨”在全国各地设有50多家专卖店或经营部。

  转变生产方式,创建区域品牌,提升茶产业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武义县领导和广大茶产业工作者、茶人也清醒认识到在茶叶质量安全、茶叶机械化采摘、茶叶抗自然灾害能力、茶叶深加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武义县将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做好基地、加工、品质、品牌、茶文化等方面的系列提升工程,促进武义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茶迅速崛起

  开创“绿加红”新模式

  作为我省红茶产业的新秀,武义县的红茶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成为茶叶市场一道令人瞩目的独特风景。

  从“满目皆绿”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短短几年时间,红茶的异军突起正逐渐改变优化武义茶叶市场格局。

  “以前武义主要发展绿茶,春茶是宝,但夏茶和秋茶基本卖不出去,很少人愿意去采。现在利用夏秋茶制作红茶,对茶农来说是件好事。”浙江武义浙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蓝有明告诉记者。天气炎热,收益低,这些因素使得一直以来以春茶采摘销售为主,夏秋茶则是无人问津。过去,夏秋茶都是机器统一收割,每斤只卖得了三四角钱。现在红茶大热,带动大量原本丢弃不用的夏秋茶通过加工红茶得到综合利用,每斤价格涨了10倍,帮助很多茶农实现了增收。

  考虑到绿茶销售的季节性局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红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2010年武义不少茶企开始发展红茶。浙江武义浙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其公司拳头产品———“浙星红茶”去年年产200多吨,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

  红茶的加工制作能够提高夏秋茶价值,延长茶叶的产业链,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讲,武义茶叶已经完全具备多元化发展的实力。绿茶市场的相对成熟和茶叶消费热点的逐渐改变,也需要武义茶市拥有新的兴奋点。红茶产业的兴起极大丰富了武义茶产业结构,红茶正逐渐成为绿茶消费市场的补充。

  2011年后,更香、乡雨、汤记、茗宇、嘉木村等品牌企业高薪聘请外地红茶加工师傅,开始研制名优红茶。基本以相似模式注册红茶品牌,获得生产许可,包装上市销售。每公斤价格400~4000元不等,提升了数十倍。目前武义上市销售的红茶品牌有:武阳功夫、乡雨红、汤记红茶、茗宇红茶、醉红尘、婺州红、武川红、畲村一品、畲妹子等系列,随着红茶销售市场的日渐形成,其销售形势一片看好。

标签: 有机茶 武义 产业 责任编辑: 朱婧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