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高效育供秧补上农业现代化短板 水稻育秧也能“机器换人”
2016年03月30日 07:59:31 来源: 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03月3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祝梅 通讯员高晓晓)种了30多年水稻,诸暨市枫桥镇杜黄新村村民楼旺德今年头一回用上了山下湖镇的“工厂苗”。

  “‘工厂苗’抗性好,长势也好。”楼旺德有400多亩水稻田,原先他自己育秧,遇到低温天,出苗率可能受影响。而在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中心,水稻育秧从基质准备、种子浸种消毒到保温保湿出苗等前期环节都加入“技术股”,不仅让秧苗质量更稳定,出苗率也提高8到10个百分点。

  在山下湖镇智能化育秧中心,一叠叠二十层的秧盘整齐码放在一起,只待拖车一“铲”,就能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枫桥、江藻、店口等周边镇的农户。一株株“工厂苗”背后,是我省粮油产业技术团队首席科研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联合技术团队推广专家经过多年攻关,首创的叠盘暗出苗“1+N”育供秧技术模式。“今年我们从3月11日开始育秧,计划育10批,服务一万多亩的早稻田。”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专业合作社社长詹相苗告诉记者。

  “原先,育秧中心向农户提供炼好的大苗,一面受限于5到6天的育苗时间,一面又受限于炼苗大棚的面积。现在,农户们可以在自家的田地里炼苗,针状苗叠盘的运输成本也更低。”詹相苗说,按原先5天一个周期算,20多天的早稻播种时间里,育秧中心最多只能培育5批苗,服务面积只有一千多亩。如今采用新技术,立体空间叠盘数从6盘提高到40多盘,育秧时间则从原先的5到6天缩短至2到2.5天,这让中心的育供秧能力提高了12倍以上。

  眼下,楼旺德就在田里支起了一个个炼苗大棚。“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机械化。”老楼感慨,使用“工厂苗”,每亩地能节省十几元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工厂苗”下地插种的时间更早,这为晚稻种植腾出了时间。“种晚稻,早一天,产量都不一样。”他说,去年,周边用“工厂苗”的农户每亩晚稻能增产100公斤到150公斤。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在诸暨市、嘉善县、鄞州区、绍兴市袍江新区、瑞安市、余姚市、衢江区、武义县等8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叠盘暗出苗“1+N”育供秧技术模式示范基地,示范应用3.4万亩,带动全省推广叠盘暗出苗技术83.6万亩。

  今年,这一技术应用更有望辐射出省。3月29日上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诸暨市山下湖镇召开全国水稻育秧现场会,全国18个水稻主产省的专家聚集在此。“江西也正在建设这样的工厂化育秧设施,其实我们春节前已经来考察过一次。”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程飞虎说,这一回,他特地带着江西的农业大户和两个农业大县代表前来“取经”。

标签: 插秧|机器换人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