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3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对于杭州人来说,4月1日是个“有价值”的日子。
2014年4月1日,杭州市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开始,药品实施零差率、诊查费上调为10元、治疗费手术费平均上调30%、护理费相应上调……
如今,改革已满两年,杭州市民在看病方面究竟有什么变化?昨天,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一组数据:
目前,市级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为41.49%,较改革前下降12.31个百分点;
市级参保病人在市级公立医院的门急诊人均费用和住院人均费用持续下降;
2014年累计普通门诊次均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0.24%,2015年累计继续下降2.31%;2014年累计住院均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1.55%,2015年继续下降1.83%。
或许,当你乍一眼看到这些百分比的时候,实在难以立马换算出看病便宜了多少。别着急,钱江晚报记者根据市卫计委网站公布的近几年杭州市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及相关信息,帮大家做一个具体化的测算。
慢病患者受惠
药费真的便宜了
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药品零差率”,医院以进价将药品卖给患者,从而降低大众的看病费用。
钱报记者分别测算了市一、市二、市三、市红会、市西溪及市中6家综合性医院,其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改革后比之前依次下降了11.61%、10.97%、5.46%、13.22%、16.55%及12.16%。各家医院通过卖药获得的收入明显降低。
家住艮园的郭女士是一位有10多年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自确诊以来,每天早起吃降压药,每28天上医院配一次药。近几年来,她一直在吃压氏达和依伦平两种药。
郭女士给钱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改革之前,两种药的花费,加上普通挂号费和门诊诊查费,每月去配药的花费为147.80元;改革后,还是原来两种降压药,再加上10元的门诊诊查费,每月复诊配药的费用变成了127.86元,便宜了19.94元。
其实,在临床患者中,像郭女士这样需要长期吃药的慢病患者占大多数,不少慢病患者多种疾病缠身,每天固定吃七八种药的也是相当普遍,一天得吃十多种药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这类慢病患者来说,因这次改革得到的实惠显然更大。
医疗服务费上调
看病总费用并没有增加
买药便宜了,但诊查、治疗、手术、护理费相应上调,看病的总费用会水涨船高吗?
钱报记者也帮大家做了详细的比照和计算:
还是以6家市属综合医院为例,根据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及相关信息上的数据,2014年的门诊均次费用比改革前的2013年下降了1.23%,2015年比2013年上升1.23%。住院平均费用2014年比2013年下降2.24%,2015年比2013年下降了2.27%。
按照当下物价上涨的速度,能让门诊均次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稳中略有下降,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众的看病费用。
500万人用上“智慧医疗”
看病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
杭州市卫计委卫生信息中心主任何炜告诉钱报记者,依托智慧医疗来优化诊疗流程,以诊间结算为例,市属医院结算终端从改革前的119个增加到1554个,覆盖院内各收费环节,全市开通“智慧医疗”用户500万以上,市级医院诊间结算率达70%,累计2010余万人次受益,平均每人在医院内停留的时间至少缩短1小时。
另外,24小时自助挂号覆盖所有市属医院,自去年5月以来,16时至次日7时这个时段累计已有超过6万人次使用了这一服务。
进一步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市属医院30%号源向社区开放
启动市属公立医院改革的同一年,杭州还实施了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两项举措有一个共同目标:构建分级诊疗体系,让老百姓看病更省钱更方便。
杭州市卫计委主任滕建荣说,居民与全科医生签约后,小病在社区,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时可以得到全科医生的建议,并由全科医生通过双向转诊平台预约相关医院、相关专科及专家,转出后全科医生还会对病人进行追踪,参与治疗方案选择和费用管理,回到社区后又能及时得到康复指导,真正实现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2015年,杭州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总量较上年增长6.94%,而省、市医院门诊量仅上升2.86%。2015年签约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率达61.09%。
而2016年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快建设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综合平台,为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护健康服务供需双方提供平台。
主城区要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提升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内涵,市属医院30%以上号源向社区开放,进一步健全转诊机制,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